第39章 出关,进击!(第2页)
赵信对此,只能装作不知,爵位荣辱,起落沉浮,皆是帝王心术,可不是他一个新兴将领所能置喙,更无力改变,心态要如何转变还要靠王贲自己。
“将军言重了,些许蛮力,不足挂齿。”赵信淡淡回应,将话题引开。
“前路凶险,还需仰仗将军虎威,共御强敌。”
他目光重新投向远方,不再多言。王贲也沉默下去,只是握着缰绳的手,指节捏得有些发白。
大军持续向东北方向挺进。关外的风,比长城内更加凛冽,带着塞外特有的粗粝和野性,卷起地上的积雪和沙尘,打在脸上如同刀割。\暁.税`C!m`s¨ !芜¨错·内′容^天空时常是铅灰色的,阴沉得仿佛要压到头顶。
气温骤降,呵气成霜。有时,毫无预兆地,铅云低垂,鹅毛般的雪片便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顷刻间便将苍茫的大地染成一片肃穆的银白。天地间只剩下呼啸的风声和马蹄踏碎积雪的咯吱声,整个世界陷入一片冰冷而寂静。
好在赵信出关前准备充分,得益于咸阳源源不断输送的物资,尤其是扶苏公子在蒙恬默许下额外调拨的御寒之物,士卒们人人裹着厚实的棉衣,外面罩着皮甲或铁甲,虽行动略显臃肿,但足以抵御这塞外的酷寒。
篝火在宿营时彻夜不熄,热腾腾的粟米粥和肉汤驱散着深入骨髓的寒意,饶是如此,北风卷着雪沫钻进领口袖口的冰冷触感,依旧提醒着每一个人,他们正深入一片对中原人而言堪称绝域的苦寒之地。
那日被赵信毙于掌下的吊睛白额猛虎,庞大的身躯并未浪费,虎肉被军中庖厨精心分割,一部分犒赏了当日在场护卫有功的将士,大部分则分给了随军将校。虎骨、虎皮等珍贵之物自然被小心收好,准备日后献予咸阳。
这日晚间扎营,中军大帐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帐外的严寒。几名校尉围着火盆,低声谈笑着白日行军的见闻。亲兵捧着一个用红布封口的陶坛,恭敬地呈到赵信案前。
“将军,这是众位将军凑份子,特意命人寻来的上好烈酒,又用那…那大虫身上最补之物,泡制了好些时日,今日方才得成。特献与将军,聊表敬意,也为将军驱寒壮力!”
亲兵的声音带着一丝促狭的笑意,帐内其他将领也纷纷投来心照不宣的目光,南宫彦更是嘿嘿低笑出声。
赵信看着那被红布封得严严实实的酒坛,心中己猜到了几分。他伸手解开系绳,掀开红布,一股浓郁的酒香混合着奇特的药草气息扑鼻而来,他低头朝坛内看去,只见琥珀色的酒液中,一条形如铁鞭、色泽暗红、粗壮得有些惊人的物事沉浮其间,其形其态,不言而喻。
赵信嘴角微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顿觉有些无语,这帮家伙…还真是“用心良苦”。此物在军中向来被奉为壮骨强筋、祛除寒湿的无上滋补圣品,尤其在这苦寒之地,更是备受推崇,其规模…确实颇为可观,难怪众将眼中都带着毫不掩饰的艳羡。
“呵…”
赵信轻笑一声,倒也不矫情。他深知此物炮制不易,亦是军中汉子们表达亲近与敬意的一种独特方式,甚至带着某种粗犷的祝福意味——祝福主将龙精虎猛,永葆强健,带领他们建功立业。
他重新盖好红布,对亲兵吩咐道:“众将有心了。此乃难得之物,好生收起来,待他日大胜之后,再与诸君同饮庆功!”
“喏!”
亲兵响亮应声,小心翼翼地将酒坛捧了下去。
帐内气氛因这个小插曲而活跃了几分。就在这时,帐帘猛地被掀开,一股刺骨的寒风裹挟着雪花卷入,王贲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脸色比外面的风雪还要阴沉,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烦躁。他扫了一眼帐内略显轻松的气氛,目光在赵信案前停留了一瞬,似乎也猜到了坛中之物,眉头皱得更紧,却什么也没说,只对赵信草草一拱手:“将军,末将巡营己毕,一切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