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大秦第一武将,如鬼神降世,非人力可及

 肃杀的气氛依旧笼罩着南军中军大帐,即便夜幕己然降临,火盆中的烈焰噼啪作响,将帐内众人的脸庞映照得明暗不定。.k¢a′k¨a¢w~x¢.,c·o*m¢ 

 赵信高踞主位,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帐下肃立的南军各级将领。他带来的黑龙军将领依旧如标枪般立于左侧,而右侧的南军将领们,则大多低垂着头,气氛压抑。 

 “虎符,本将己代陛下收回。” 

 赵信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之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诸位皆是陛下的臣子,大秦的将军。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此乃臣子本分。南越偏远,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望诸位时刻谨记,尔等手中兵权,身上甲胄,所效忠者,唯有咸阳宫中的皇帝陛下,唯有我大秦帝国!” 

 他的话语没有丝毫客气,带着居高临下的敲打。 

 以他忠武侯、上将军的身份地位,训诫这些南军将领,无人敢言逾越。即便是身处这数十万南军大营的核心,他的威严也足以震慑全场。不少南军将领感受到那无形的压力,将头垂得更低,齐声应道:“谨遵上将军教诲,誓死效忠陛下,效忠大秦!” 

 赵信微微颔首,对这番表态还算满意。他随即宣布了第二项命令:“为锤炼将士,交流战法,陛下有旨,即日起,南军中将抽调一半将领,前往上郡,归于蒙恬将军麾下任职。同时,亦会有一批北军精锐将领南下,接替诸位职司。” 

 此令一出,帐中泛起些许细微的骚动,但并未出现明显的抵触情绪。 

 这项政策,是赵信来之前与始皇帝嬴政商议好的既定方略,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南军因长期驻扎一地,形成难以掌控的本地派系。引入北军将领,形成制衡,并且这种轮换并非永久,每隔数年便会进行一次,确保军队始终在中央的掌控之下。 

 南军将领们对此似乎并无太大意见,他们对皇帝天然的敬畏和忠诚,在此刻压过了可能存在的些许不安。即便是先前被认为是赵佗心腹的几人,也并未出言反对。 

 这一点,让赵信心中稍安——他最担心的,便是南军只知赵佗,不知皇帝。,咸~鱼/墈*书/ _庚·芯^罪¢哙_现在看来,大秦的律法和皇帝的威严,在南军心中依旧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夜色渐深,南军大营逐渐安静下来,唯有巡逻队走过的脚步声和刁斗声偶尔响起。中军大帐依旧亮着灯火,从外面看去,帐幕上投射出一个独坐饮酒的身影,显得有些孤寂,周围的守卫似乎也比平日稀疏了不少。 

 漆黑的夜色,成了最好的掩护。几百道黑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接近了中军大营区域。他们身手矫健,避开了几队巡逻的士兵,最终汇聚在中军大帐之外。 

 为首一人,摘下蒙面黑巾,赫然正是白日里被夺去虎符、看似儒雅的赵佗!此刻,他脸上再无半分谦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孤注一掷的狠厉与决绝。 

 他仔细观察着帐外稀疏的守卫,以及帐内那独自饮酒的身影,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笑意,低声对身旁的心腹道:“传闻这赵信乃大秦第一猛将,用兵如神,如今看来,不过是徒有虚名之辈。刚刚夺权,便如此托大,防御松懈至此,真是天助我也!今夜,便叫他来得去不得!” 

 帐内,赵信独自坐在案前,案上摆放着酒壶和酒爵,但他眼神清明,毫无醉意。 

 大帐外的异动自然被他察觉,他慢悠悠地品了一口酒,心中冷笑:“赵佗啊赵佗,本将看你白日里那不甘心的模样,就知你未必肯乖乖就范。若你老老实实回咸阳,念在你昔日之功,陛下或可留你一命,闲置也罢。可惜,本将给你活路,你偏要自寻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