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攻心之计,二爷也是读春秋的好吧
这突如其来、干脆利落的斩将,如同在沸腾的油锅中泼入了一瓢冰水,瞬间让原本气势汹汹的两万楚军陷入了巨大的混乱和恐慌之中。~x/w+b!b′o¢o?k_..c/o`m,
这便是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常态之一。有时,攻城略地,大军对垒,可以绵延经年,难分胜负;有时,胜负却只系于一线——主将的存亡。一旦军中灵魂人物战死,对于一支军队,尤其是起义不久、组织尚不严密的军队而言,往往是毁灭性的打击。群龙无首,军心顷刻瓦解,士气瞬间崩盘,原本看似强大的阵容,可能一触即溃。
赵信之所以如此青睐“斗将”,一则是为了通过击败强敌,激发“战魂真悟”,汲取经验,提升自身武力;二则,便是这最简单首接、也最有效的破敌之策——斩首行动,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
只可惜,在先秦时期,战争更注重军团协作与战阵变化,崇尚的是孙武、吴起那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之才,纯粹的“斗将”之风,并不如后世那般盛行。
“杀!”
眼见楚军阵脚大乱,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赵信岂会错过这千载良机?他青龙偃月刀向前一挥,声如惊雷!
“杀啊!追随赵王!”
“为大王效死!”
他身后那五千南郡郡兵,亲眼目睹了赵信如同天神下凡般阵斩敌酋,早己热血沸腾,士气高昂到了顶点!此刻听到命令,顿时如同出闸的猛虎,嗷嗷叫着向混乱的楚军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冲锋!
反观楚军,主将龙且被三刀斩杀,失去了指挥核心,又见秦军气势如虹,哪里还有半分战意?几乎是顷刻之间,所谓的阵型便土崩瓦解,士卒们哭爹喊娘,丢盔弃甲,只顾亡命奔逃,连像样的抵抗都无法组织起来。一场看似兵力悬殊的战斗,竟以如此戏剧性而又摧枯拉朽的方式迅速落幕。
城头之上,南郡的官员将领们看得目瞪口呆,首到此刻才回过神来,纷纷涌到赵信面前,激动得语无伦次:
“大王神威!真乃天神下凡!”
“末将等今日方知何为万人敌!佩服,五体投地!”
“一场大患,竟被大王如此轻描淡写般化解……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他们这是第一次亲眼见识到赵信在战场上的无敌姿态,那份震撼,无以言表。!微¢趣′暁!说^ ·勉,肺+阅·毒?
赵信对此却只是淡然处之。于他而言,击败龙且和这支先锋军,不过是顺手为之,连热身都算不上。他更关心的是后续。
“立刻收拢溃兵,尽量俘虏,予以看管。传令下去,不得擅杀降卒!”
赵信特意强调此点,他深知秦军坑杀降卒的传统,但今时不同往日。这些楚军士卒,大多是被煽动或为生计所迫的普通百姓,与异族匈奴不同。为了收拢楚地乃至其他五国故地的人心,也考虑到如今大秦实际人口并不算多,每一个劳动力都弥足珍贵,能不杀,尽量不杀。
半个月后,垓下。
广袤的平原上,两支庞大的军队遥遥对峙,肃杀之气冲天而起,连天上的云朵仿佛都凝滞不前。
一方,是赵信调集而来的二十万精锐!这其中,大部分是原本驻扎南越、经过轮换和整训的南军精锐,以及部分随他而来的黑龙军骨干。旌旗招展,甲胄鲜明,军阵严整,如同黑色的钢铁丛林,散发出令人窒息的压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