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太子何故造反?(11)(第2页)

 他只需跟当地官员夙兴夜寐,亲自出现在水患一线,足以抚慰民心,赢得名声。 

 底下人手段狠辣,跟他有什么关系? 

 堂堂太子殿下要关注的事情实在太多,细枝末节无伤大雅,即便有不足的地方,那也是怪底下人办事不力。>新^完=本??神`§站/1| ¨3已d[发?=布~¨最&&]新t章°¥节·1? 

 所以说有两个武将舅舅,能提供的便利可太大了,难怪老皇帝坐在龙椅上,如坐针毡,怕是半夜都很难睡得着。 

 也就原主那废物,先天便利的条件不会利用,西个二带两王,竟然也能输。 

 唐安之就想不通了,这该怎么输? 

 至于江州私盐屡禁不绝,那就更好办了。 

 贩私盐是暴利,历朝历代都屡禁不绝啊。谁贩不是贩,但之前贩私盐的官员不是太子一脉,唐安之想了想,把贩私盐的换成了自己人。 

 至于怎么换,你别管。 

 江州大吏在妾室房内,身上戳了十几个窟窿,自杀身故。江州几位富商,在一处饮酒作乐时,炭盆烧得太旺,房间窗户又没打开,闭气而亡。 

 燕帝以前派官员来调查私盐之事,那些官员首先要考虑派系斗争,然后要掂量自己的分量够不够得罪江州上下官员,再然后还要看江州这边给自己的诱惑大不大…… 

 他们要考虑的事情可太多了。 

 唐安之不一样,他只用想一件事——私盐他想不想搞。 

 私盐这是一整条利益链,是个大问题,轻易解决不了。 

 所以他要做的不是动人家的利益链,而是把金字塔尖的人解决掉,然后自己取而代之。 

 私盐,油水足,唐安之表示想搞。 

 好家伙,他来江州一趟,自己成了私盐最大的庇护伞。 

 燕帝只说让他妥善解决江州私盐之事,又没说让他彻底解决。 

 唐安之解决了,在他走后半年,江州的私盐贩子一动不动。半年过后,燕帝早安排了官员接手江州政事,结果私盐贩子死灰复燃,他派去的官员还被架空。 

 燕帝当时在朝堂上勃然大怒,责问太子怎么办事的。 

 唐安之不卑不亢,还略带委屈,“父皇,儿臣在时,私盐确己销声匿迹。半年时间太长,期间有变故也是正常。许是父皇派去的官员中有酒囊饭袋者,所以才无法替父皇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