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下乡草原,到达知青点!(第2页)

能不能成,长得好不好,他也没底,试试看。

做完这些,外面天色已经大亮,广播里响起列车员的声音。

“前方到站,额尔古纳,日朗沟嘎喳村下车的知青同志们,请做好准备!”

当地人把村落都叫成嘎喳。

听到列车员的话。

车厢里一阵骚动,不少知青开始手忙脚乱地收拾行李。

孟少华拎起那个看起来空瘪的破行李卷,随着人流下车。

脚踩在坚实的土地上,深吸一口气,空气凛冽又清新。

站台很小,很简陋。

四周是望不到边的草场和远山,天高地阔。

同车下来的有十来个知青,男女都有,脸上都带着旅途的疲惫和初到陌生地的茫然。

不远处还有个临时搭建的棚子,一群穿着破旧、耷拉着脑袋的人被几个面色严厉的干部看管着,那是同车抵达的劳教分子。

孟少华目光扫过,很快在人群外围看到了几个高挑的身影。

金发扎成麻花辫,皮肤白皙,眼睛是漂亮的蓝色或绿色。

鼻梁高挺,穿着朴素的粗布衣服,却掩不住异域风情。

这边的毛妹子。

果然不少啊。

他正欣赏着,一个穿着军装的中年男人,带着几个民兵迎了上来,手里拿着张名单。

“日朗沟嘎喳的知青,来这边集合!”

“我是嘎喳村建设兵团的连长,徐开山。欢迎你们来建设边疆!”

听到这话,知青们稀稀拉拉地聚拢过去。

徐开山扫视一圈,点点头:“咱们嘎喳,地方偏,条件苦,但地广人稀,需要你们年轻人出力!”

“别的不多说,到了这儿,就安下心,把这儿当自己家,好好干!”

“表现好的,一有回城名额,我肯定给你们报上去。”

话是场面话,但听着实在。

几句话,让一些知青眼里多了点光亮。

“现在跟我走,回村子还有段路。”

“车小,人多,挤一挤。”

徐开山指了指旁边停着的三辆驴车,车上堆了些杂物。

看到那摇摇晃晃的驴车,再听说还有段路,知青里顿时响起嘀咕声。

“还有多远啊?”

“这驴车能坐下吗?”

“我以为到了就…”

“还有三个多小时呢!”徐开山旁边一个当地小伙子插嘴,咧嘴笑,露出一口白牙。

抱怨声低低响起,又被风声盖过。

孟少华没吭声,第一个走过去,利索地把自己那轻飘飘的行李扔上一辆车,找了个靠边的位置坐下。

既来之,则安之。

有灵泉空间打底,他心里不慌。

其他知青见状,也只好唉声叹气地开始往上挤。

驴车本来就不大,十来个人加上行李,挤得满满当当,摇摇晃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