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2章 筑基行动

华盛顿特区,气氛截然不同。

麦卡伦参议员昔日门庭若市的办公室,如今门可罗雀。电话铃声不再是为他歌功颂德或寻求帮助,而是愤怒选民的斥责和媒体尖锐的追问。

线下,抗议者举着“军工傀儡”、“还我工作”的标语牌日夜轮班驻守,让他连出入都需安保严密护送,形同困兽。

他试图反击。在电视新闻的一个早间节目上,他面色憔悴但语气激烈:

“这是战士集团精心策划的政变!叶风用经济恐怖主义绑架了美国!Bnn是他的喉舌,facepage是他的扩音器!他们正在摧毁这个国家的独立性和安全!”

然而,他的指控在Bnn随后播出的深度调查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调查详尽展示了麦卡伦过去五年从洛克希德·马丁、雷神、通用动力等军工巨头收受的政治献金记录,精确到每一次关键投票前的资金注入。

更有前竞选团队工作人员匿名爆料,麦卡伦如何根据金主的“建议清单”来拟定CAsA法案的针对性条款。

画面穿插着汽车工厂空旷的流水线、失业工人茫然的脸庞、华尔街暴跌的k线图。强烈的对比将麦卡伦彻底钉在了“为一己私利祸国殃民”的审判席上。

社交媒体上,#麦卡伦必须辞职#、#军工复合体滚出政坛#的话题持续霸榜。

他的党内“盟友”们纷纷切割。曾经力挺CAsA法案的几位重量级鹰派参议员,要么公开表示“法案需要重新审视,必须平衡安全与经济”,要么干脆闭口不谈,仿佛从未参与过。

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的办公室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来自汽车产业州、科技产业州、金融业代表以及白宫的压力,汇成一股洪流。原先气势汹汹的CAsA法案,被抽筋剥骨。

针对战士集团和军垦机电的“系统性威胁”认定被删除,强制审查和禁运条款被替换为模糊不清的“加强供应链风险评估”。

法案的核心内容,从对华高科技围堵,变成了一个不痛不痒、旨在增加本土芯片研发拨款(大部分最终仍会流入与战士有合作关系的美国企业)的“半导体产业促进法草案”。

它被无限期搁置在委员会审议阶段,实质上已经死亡。

白宫的安抚姿态变得更加具体。总统在非正式场合称赞了汽车巨头们“在危机中展现的韧性”,并暗示将推动有利于稳定供应链的“建设性政策”。

财政部长和商务部长与战士北美高层的会晤层级提高,议题从“试探恢复”转向了“如何深化合作以确保供应链弹性”。

战士集团的“断流”阀门,在叶风的精准操控下,开始一丝丝松动。

恢复供应的名单优先照顾了通用、福特以及未来进步党重点布局的密歇根州、俄亥俄州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商。

每一次恢复供应的公告,都伴随着未来进步党地方候选人在当地工厂或社区中心举行的“庆祝就业回归”集会,以及Bnn对此的积极报道。

战士集团的“救世主”形象与未来进步党的“务实理性”标签,被巧妙地捆绑在一起,反复强化。

纳帕谷,黄昏依旧宁静,但空气中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叶雨泽依旧在修剪他的葡萄藤,动作沉稳,一丝不苟。

杨革勇坐在旁边的藤椅上,面前的平板电脑不再是播放新闻,而是显示着一份加密传输的简报。

“风小子这‘筑基’……动静不小啊。”

杨革勇嘬了口凉茶,看着简报上未来进步党在十几个关键选区民调持续领先的数据,以及战士集团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郊秘密购置大片工业用地(以数家空壳公司名义)的登记信息。

“钱像水一样泼出去,地方上那些地头蛇,怕是又敬又怕。”

叶雨泽剪下一根多余的枝桠,声音平淡:

“钱是肥料,撒下去,要看根能不能扎得住,扎得深。敬怕不够,要让他们离不开。”

他放下修枝剪,走到杨革勇身边,目光扫过简报。“德州那块地……是备胎中的备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