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6章 告一段落(第3页)

  这事儿伊凡娜自然愿意,毕竟儿子叶帅已经回来,而作为一个走上政坛的人,怎么可能没有庞大的资金支持?

  其实二红和玛莎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做出的这个决定。

  两个人都比较传统,并没有把军垦超市留给两个在非洲当女王的女儿。虽然她们都是叶家骨血。

  因为在她们的意识当中,这些财产最终都是叶风的,因为叶风才是叶家的当家人。

  其实关于这一点叶雨泽表示过不同意见,觉得叶风不需要这些,军垦超市完全可以留给叶柔和叶眉。毕竟这是她们两个创立的产业。

  但是二红和玛莎却坚决不同意,认为这就是叶家的产业,必须由叶家男娃继承,并且叶风是唯一的继承人。

  这件事儿,叶风也有些头疼,怕跟两个妹妹闹出什么矛盾?

  结果叶柔和叶眉都表示,尊重妈妈的意见,交给大哥吧,以后拿分红就行。

  无奈的叶风并没有接手军垦超市,先让两位妈妈继续经营,等战士集团彻底稳定下来,他再处理这边的事。

  随着叶帅回归,二红和玛莎认识到了,自家男人的三儿子也已经长大了,未来的路也需要大量资金。

  虽然他的母亲伊凡娜家族,并不缺钱,但他姓叶,不知道叶雨泽是如果打算,但毕竟她们也是叶帅的妈妈,所以,决定匀出一部分股份,交到伊凡娜手里,其实就是给叶帅用的。

  几个妈妈之间感情很好,包括老四叶飞的母亲安吉拉也从莫斯科赶来,她们好久都没有团聚了。

  军垦城的婚礼烟花仿佛还在眼前闪烁,但叶帅和肖迪的脚步已坚定地踏回了赫尔松州首府赫尔松市。

  州长办公室的橡木大门在他身后关闭,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也隔绝了蜜月的温情。

  眼前,是堆积如山的文件、等待批示的报告、以及一张巨大的赫尔松州全境地图。

  地图上,广袤的农田、蜿蜒的第聂伯河、星罗棋布的城镇,此刻都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头。

  肖迪没有选择做养尊处优的州长夫人。她带着军垦大学最前沿的农业信息学和土壤生态学知识,以及新婚妻子特有的关切与支持,迅速在州农业科学院挂职,并成立了一个由青年农学家组成的“州长农业科技顾问小组”。

  她的办公室就在州政府大楼隔壁,夫妻俩常常在深夜,伴着咖啡和文件,讨论着赫尔松的未来。

  叶帅深知,新官上任三把火不能虚烧。他必须用最快速度,让民众感受到变化,让支持者看到希望,让观望者收起轻视。

  他的施政开局,紧扣最核心、也最能立竿见影的领域——农业。

  推动州议会火速通过《赫尔松州本土良种推广与保护条例》,确立“第聂伯河-1号”小麦和“黑土金穗”玉米的官方推荐地位。

  并为采用这些种子的农民提供实质性的补贴(如种子折扣、优先信贷)。

  利用州财政担保和家族人脉引入投资,在原有试验基地基础上,扩建为“赫尔松州良种繁育中心”。

  目标是成为国家级甚至面向东欧的种子供应基地。叶帅亲自兼任中心管委会主任,肖迪的团队则负责技术监督和信息化管理。

  组织庞大的农技推广队伍(吸纳了大量本地农业院校毕业生),分片包干,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从选种、种植、病虫害防治到节水的“一条龙”技术服务。

  肖迪开发的简易手机App(整合了土壤数据、气象预警、专家咨询)也开始在试点区域推广。

  她亲自带队,前往基辅、甚至通过家族渠道接触有意向的国际食品加工企业(特别是来自东方、熟悉大宗农产品加工的企业)。

  在赫尔松州规划了数个“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提供税收优惠、土地保障和便捷的物流配套(重点改善连接港口和铁路的交通)。

  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本地资本进入面粉加工、玉米淀粉、植物油提炼等初级加工领域,目标是让赫尔松的农产品不再仅仅是廉价的原料出口,而是在本地就实现第一次增值。(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