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西部·欧式风情街(第3页)
但老妈还不就是觉着这砖高级质量好吗?这种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盲目崇拜,在后世衍生出各种名堂:有人捧着米剧台词当圣经,有人对着欧洲的下水道故事啧啧称奇,
甚至还有人把印度火车挂票吹成 “民族活力”。最逗的是某次在论坛看见,有人拿恒河水质数据硬拗 “天然净化奇迹”,底下跟帖吵成一锅粥。
不过这也难怪。张伟豪知道这会国家实力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差距很大的。但是后面不就照样追上了吗,当国内的六代机试飞时,张伟豪自己也没想通,按照短视频上的梗说的“兔子上了趟月球,不知道挖到了什么宝贝,科技军事实力突飞猛进。”
王燕又问了张伟豪好多项目开发的一些细节,比如该如何宣传,请老头老太太扎堆造成项目火爆的场景。
"这招得用,但还得加码。" 张伟豪站起身,模仿起售楼小姐的腔调,"售楼部得招俊男靓女,穿西装打领结那种。签了合同送豆浆机、电饭煲,就算不买房,进门也得问 ' 先生喝咖啡还是喝茶 '。" 他捏着嗓子的模样逗得王燕笑出声,热牛奶从杯口晃了出来。
"你爸总说盼着你当状元郎," 王燕擦着桌子,"闹了半天,我生了个做生意的小天才。"
王燕一看时间已经过了 11 点,连忙催促张伟豪快去睡觉。
回到卧室,她翻开笔记本,逐字逐句揣摩着白天记录的张伟豪那些话 —— 从停车场卖车位到物业运营,从售楼部礼仪到签约送礼品。
她不知道的是,当自己在公司会议上抛出这些营销策略时,李长江推眼镜的诧异神情,还有赵飞攥着会议纪要时惊讶的样子。
一直到凌晨三点,王燕才关掉台灯,这些天来她仿佛已经习惯了学习到深夜。
多年后李长江退休那天,在送别宴上饱含热泪地感慨:"人这一辈子,真是选择大于努力。"
他说这话时,窗外写字楼上 "西部地产" 标识的熠熠生辉。
王燕望着那个由一开始十几人的小公司,变成如今的高朋满座,也不由的想起了自己,深夜揣摩笔记的无数个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