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钱袋子,脸蛋子

 晚上一家人去吃的老灶火锅,铜锅里的红油咕嘟冒泡,毛肚涮得七上八下,吃得浑身冒汗。~比?奇*中′蚊·徃` ¢最_薪`璋¨节-耕,欣\哙¨

 结账时服务员报 “三百六十九元”,张国庆掏出钱包时随口说了句 “真便宜”,王燕在旁边擦着嘴,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张伟豪心里清楚,这会一顿火锅三百六十九可不算便宜。

 老妈吃饭时闲聊,说九月份在省城拿那块地就花了六千多万,听那意思还嫌拿的少了。

 放在以前,一顿三百多的火锅能让老妈念叨一周,现在她只盯着没吃完的肥牛卷:“服务员,帮我装三个打包盒。”

 张伟豪拎着沉甸甸的打包袋跟在后面,听老爹边走边说:“前几天在京城给你妈挑了个翡翠镯子,水头足,要价八万八,我砍到七万五。”

 王燕斜他一眼:“买那玩意儿干嘛?冰凉凉的,我还是喜欢金子,戴着踏实。”

 张伟豪在后面偷偷笑。

 你看,人有钱了就是不一样。以前老妈看见金店里的项链都要绕着走,现在几万块的镯子在她嘴里,就像在说 “今天的菜咸了”;

 老爹以前买件两百块的夹克都要货比三家,现在能在潘家园为个 “古董花瓶” 眼都不眨。

 那些上一世觉得遥不可及的东西,如今成了饭桌上的闲聊,成了客厅里随手摆放的物件。

 爸爸妈妈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在钱上斤斤计较了。¨6+邀¢墈!书¨惘, ¢毋!错′内,容!

 回到家,张国庆献宝似的把个青花瓷瓶抱到茶几上,瓶身上画着缠枝莲,看着倒挺气派。

 “看见没?” 他拍着瓶底,“潘家园淘来的,老板说这是乾隆年间的官窑,我看这釉色,错不了!”

 张伟豪凑过去仔细瞧了瞧,瓶底的 “乾隆年制” 四个字歪歪扭扭,釉面看着也新,实在看不出 “古董” 的样子。

 但他没说破,只是笑着点头:“挺好看的。”

 张国庆更得意了,唾沫横飞地讲怎么跟老板砍价,怎么 “慧眼识珠”。

 王燕看着电视,时不时插句 “别被骗了”,语气里却没多少当真的意思。

 张伟豪靠在沙发上,听着老爹吹牛,突然想起上一世看过的鉴宝节目。

 要是老爹抱着这花瓶去鉴宝,专家拿起放大镜瞅两眼,慢悠悠说句 “新的,纯新的,现代工艺品”,老爹会不会当场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