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从煤二代成了投资教父迷你水彩笔
第230章 烫手山芋(第3页)
“爸,咱现在还在一个车里呢,不用这我也听得见。” 张伟豪憋着笑推开车门,“您到家里我们再试。”
电梯里信号差,张国庆却像得了新玩具的小孩,举着对讲机反复喊:“儿子,儿子,收到请回答。”
电流声滋滋啦啦的,夹杂着他自己的回音。
王燕没好气地瞪他:“多大岁数了,又不是没见过。”
张伟豪在地下停车场找了个信号最差的角落,对着对讲机喊了半天,耳机里只有刺啦刺啦的杂音,连自己的声音都听不清。
他索性走出停车场,刚到小区院子里,就听见对讲机里传来张国庆的声音,虽然还有点发闷,但总算清晰了:“收到收到,儿子,快上来吧!”
一进门,就见张国庆把对讲机扔在茶几上,满脸嫌弃:“这质量还不如矿上那批。
我本来还想,就算不投资,买个几百台给黑虎山矿用,也算帮他们一把。
你看蒙省那边,用的摩托罗拉,隔着几里地喊都清清楚楚,这破玩意儿,嗓子都喊哑巴了。”
张伟豪没说话,拿起那台对讲机翻来覆去地看。
机身做工倒是扎实,就是按键反应有点慢,天线接口也比常见的粗一圈。
他忽然想起王厂长说的 “军用技术改民用”,心里咯噔一下:这机器怕不是没改彻底?军用设备讲究抗干扰,民用却得先保证信号覆盖,怕是方向从根上就错了。
他把对讲机往桌上一放,抬头看王燕:“妈,我觉得…… 这厂的问题,可能不光是缺钱。”
王燕正对着窗外发呆,闻言转过头:“你又看出啥了?”
“技术可能是好技术,但没用到地方。” 张伟豪指着那台对讲机,“就像把坦克发动机装到面包车上,跑不快不说,还费油。
真要盘活,得先把这‘发动机’拆下来,重新装个合适的壳子。”
张国庆听得直皱眉:“你意思是还得投钱改技术?那不是更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