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保卫空气?(第3页)

 “你看这个,上个月锅炉班有 38 个人全勤,可能耗报表上的煤耗比前年降了一半 ,要么是考勤造假,要么就是锅炉压根没好好烧,合着 46 个人干着 6 个人的活?”

 张伟豪没说话,他终于明白为什么 934 厂会走到这一步,会这样亏损。

 不是缺技术,不是缺设备,而是被这臃肿到荒唐的人员结构拖垮了。

 就像一棵大树,看似枝繁叶茂,底下的根早就被蛀空了。

 稍微大点的风吹过来,就连根拔起了。

 “看来这 150 万只是开头。” 王燕的语气沉了下来,“真要帮他们,第一步就得动这人事的刀子。可这些人都是老职工,拖家带口的,裁谁不跟割肉似的?”

 张国庆哼了声:“慈不掌兵,义不理财。要是下不了这决心,咱这钱就算扔水里了。”

 张伟豪点了点头,心里却明镜似的。

 这厂子要是真整个接过来,单是这一摊子人就能把人耗得没脾气。

 他又翻了翻资产明细,越看越觉得蹊跷:厂区早抵押给银行,贷出的三千万说是用于生产线升级改造,可改造的影子在哪儿?

 上次去厂里转了一圈,车间里除了积灰的旧架子,压根没见着什么像样的新设备。

 不过蛛丝马迹里,倒也藏着些发亮的东西。

 比如那厚厚一叠生产资质,从军用到民用的通信设备许可,再到工业电子元件的认证,样样齐全,这可不是随便哪家厂子能凑齐的。

 还有清单上列的光伏发电技术、光电模块生产线,听着就透着股技术含量。

 至于设备清单里的贴片机、波峰焊设备,还有注塑机、冲压机,张伟豪一时摸不准到底是干嘛用的,打算回头上网好好查查。

 只是他记得清清楚楚,上次去厂里参观时,连条像样的流水线组装台都没见着,这些设备是搁在哪积灰,还是早就成了摆设?

 “爸,妈,” 张伟豪把清单往桌上一放,语气里带着几分审慎,“这 934 厂,咱们得沉下心来好好研究研究。

 我瞅着里面是有些真东西的,就是眼下咱还没摸透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