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启明星(第2页)

 最可气的是那三千万像是没头的苍蝇,能看见的是一千多万买了设备,居然还买了七八辆汽车,4辆大轿子客运车,说是要当厂里的通勤车,结果加油钱都没有,就那么扔在厂里了。

 本金只还了四百万,还有两千六百的银行贷款。,x.q?i_u\s·h,u¢b_a¨n`g_._c!o~m`

 这要不是最后核算那地皮应该还值钱,自己连丈夫的工作都做不通。

 张伟豪倒是跟刘东联系了,问他那有没有生产电子设备经验的工程师,刘东给他推荐了上次他见过的高工。

 高工名叫高世东,虽然是个专科学院毕业的,但是跟着刘东不少年了,电路板也会焊,代码也会敲,最主要的见过世面,对市场上主流的电子设备都了如指掌。

 “老万总工程师愿意留下,还带了好几个徒弟。” 王燕翻出名单,“孙小军副厂长也想留下,说愿意去生产车间盯生产,我觉得可以用,毕竟他在厂里待了二十年,熟门熟路。”

 “王厂长呢?”张伟豪问道。

 “王厂长还不是因为被厂子的人骂的凶,主动辞职了。”王燕对王贺文的感观还挺好的,为了厂子东奔西走的,到头来还落不下好。

 “你说刘东推荐的那个高世东能不能管的住这个厂子?”

 张伟豪想起了高世东刚来 934 厂时的样子。

 当时高工蹲在老设备前,手里捏着焊锡枪,只用厂里现成的零件,居然真拼出个能响的 mp3。

 试音时放了段当时正流行的歌,滋滋啦啦的电流声里,旋律却格外清亮。

 更厉害的是,他拿着厂里生产的对讲机,从电容电阻讲到信号模块,连哪个焊点容易虚接、哪根线路抗干扰性差,都说得明明白白。

 连一辈子跟机器打交道的万总工都红了脸,闷声说句 “是我闭门造车太久了”。

 “应该能行。” 张伟豪肯定道,“他年纪是比厂里那些老人轻轻,但这股子新鲜劲儿正好能冲一冲死气沉沉的氛围。

 我瞅着他一来就扎在厂房里,连午饭都是蹲在机器旁吃的,是个肯下笨功夫的操心人。”

 王燕点点头:“那就先这么定了。

 新厂子还要更名、换执照,一堆琐碎事等着办呢。

 对了,名字你有想法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