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贵有贵的道理(第3页)

 “连团队经理每小时五千美金都付不起,你还做什么对冲基金?” 赵丽娜靠在椅背上,语气带着点嘲讽,

 “不如把钱存回银行,安安稳稳当个混吃等死的富二代,省得折腾。”

 这话把张伟豪噎得半天说不出话,他扯过纸巾胡乱擦了擦桌上的茶水,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别废话了,开始!赶紧开始!”

 赵丽娜倒真是半点不拖沓,指尖一点投影遥控器,ppt 页面瞬间亮起,一秒切换到工作状态,语气也变得利落起来:

 “先看美国楼市的核心争议, 从 2005 年开始,华尔街内部其实早就承认楼市有泡沫,但争议点在于:

 这泡沫会不会破、房价会不会跌、什么时候破、跌多少。

 不过大多数投行都抱着侥幸,觉得凭着美元在国际上的绝对主导地位,美国楼市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大规模崩盘的群体效应。”

 这话一出口,原本还带着点情绪的张伟豪立马被抓住了注意力,不自觉坐直了身体,眼神紧紧盯着投影幕布。

 赵丽娜抬手点了下鼠标,页面切换到一张深蓝色的折线图:

 “这是美国近三十年的房价走势图,你看,房价已经连涨了几十年,

 ‘买房保增值’的观念早就刻进了美国人的骨子里,这也直接让外界看不透楼市的真实情况,只觉得依旧欣欣向荣。”

 停顿片刻后,又调出另一张对比图,线条比之前平缓许多:“但我让团队的金融数据分析师们把通胀率剔除后,就得出了这张去通胀数据图。

 从这里能直观看到,1989 到 1998 年,米国楼市其实经历过一个漫长的下跌周期,而且很关键的一点是:房价一旦跌起来,百分百会跌破同期市面估值。

 可现在主流投行都在刻意回避这段历史,一口咬定‘米国自经济大萧条后,全国房价就没跌过’。”

 说着,她用激光笔在图上划出一段区间:

 “再看具体数据,1975 到 2000 年,美国房价剔除通胀后的平均涨幅只有 1.4%,基本跟经济增速持平;

 但 2000 年之后,涨幅直接飙到 7%,看似猛,可你看这条曲线的斜率,最近已经明显放缓了,这说明上涨的动力正在枯竭。”

 张伟豪喝了一口茶,果然是贵有贵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