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科技的尽头是放贷(第2页)
“骗子贷款?”
赵丽娜这才抬眼,第一次认真打量了张伟豪,随即轻轻点了点头,继续往下说:“这种贷款设计,本质是为了抢占低收入人群市场。
前两年只还利息,后面 28 年再还本息,本身算正常金融操作。′s·a~n,s+a^n_y+q/.-c*o*m+
但关键在于,要是连利息都还不上,还能转成可变利率贷款;
就算一家机构给的额度不够也没关系,中介会帮你做‘piggy back loan’,也就是同时找两家机构,把房子抵押两次。
说白了,只要你想买房,他们总有办法让你‘上车’。”
听到这儿,张伟豪心里突然冒出股莫名的熟悉感,忍不住打断她:“可按这逻辑,次贷风险这么大,借款人很容易还不上啊,怎么没出现大面积违约?”
“这就是接下来要讲的核心 ,次贷市场看似违约率低,全靠‘借新还旧’四个字撑着。”
赵丽娜调出一张简单的示意图,“打个比方,1000 块规模的次贷市场里,可能只有 200 块是新放的贷款,剩下 800 块全是老贷款通过再次融资续上的。
旧的还不上,就找新机构借一笔,先把窟窿填上。”
这话一落地,张伟豪瞬间就懂了,心里更加确定:这群人早晚百分之百还不上。
这笃定不是凭空来的。
上一世,他曾有段时间迷上赌博,输得一塌糊涂。
那时候的网贷方便得吓人,一万块钱,他刷个脸、填几个联系人,半小时就能到账。
一开始,工资还能勉强覆盖还款;可后来被 “该省省该花花,骑共享单车去酒吧” 的消费陷阱勾着,工资很快就不够了;
只能又把刚还进去的额度再借出来,利滚利一年多,最后竟欠了 70 多万。
直到彻底还不动那天,他在网贷群里看到有人说 “停止以贷养贷,逾期才能上岸”,才猛然惊醒。
那段被网贷和债务缠得喘不过气的日子,张伟豪哪怕过了两辈子,一想起来心脏还会发紧,那种煎熬,刻在骨子里,怎么也忘不掉。
为了填网贷的窟窿,他几乎借遍了身边所有人,连老家的哥哥都开口求了,硬着头皮借了几万块。
可哥哥正着急凑钱买房,没过多久就开始催他还钱。
张伟豪兜里比脸还干净,别说几万,连几千都拿不出来,只能一次次找借口拖延。 最后哥哥实在没办法,又不好意思直接找张国庆,只能让爷爷出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