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 爷爷的话(第3页)
有人叹 “我家娃没工作,你给安排个工地管理呗”,还有人绕着弯子提 “娶媳妇差两万,你手头松就先挪挪”。
这些话听着热络,其实都揣着 “你家有钱就该帮我” 的理,没几个人真问一句
“国庆这些年在矿上熬了多少夜”,也没人提 “当初家里穷,家里凑不上学费才让国庆一个人上了学”。
爷爷蹲在台阶上,用烟袋锅子敲了敲鞋底,声音又轻了些:“你二叔去年说要扩大棚,你爸一下给了三十万,结果他转头就买了辆新车;
你三叔说要开在县里开超市,也是你爸爸掏的钱,店铺都不是租的,直接买到了你三叔名下,你三叔又觉得天天守店麻烦,又给人租了出去。
这些事我都看在眼里,没跟你爸说。
他心软,总觉得是亲兄弟,当时供他上学,他现在有钱了,不能不管。
可人心哪是管得过来的?
你今天帮了,他明天就想要更多,哪天你帮不动了,他反倒要怪你‘忘本’。”
张伟豪低头踢了踢脚边的雪粒,突然想起自己在国外股市里的那些操作:
涨跌起落都有规则,赚了亏了都明明白白,可家里这些亲戚间的 “账”,从来都算不清。
算的不是钱,是 “人情债”,是 “谁该帮谁” 的默认规矩,是 “你过得好就该拉我一把” 的理所当然。
他之前还觉得 “花不了多少钱,帮就帮了”,现在听爷爷一说,才明白这不是钱的事:
帮得越多,越容易养出 “伸手党”,到最后,帮成了本分,不帮倒成了过错。
“那爷爷,我爸知道这些吗?” 张伟豪看着爷爷鬓角的白发,忍不住追问。
他总觉得爸爸应付亲戚时游刃有余,倒不像看不清这些小心思的样子。
爷爷闻言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了一道道沟壑,像是藏着半辈子的人情世故:“他能不知道?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呗,也就是你爸这两年挣的足够多。”
老人往张伟豪身边凑了凑,声音压得更低,“今年我去省城住了几天,特意跟他说过这事。
你没看屋里那些人,跟到庙上求神许愿似的,你爸倒好,啥请求都敢应,结果人家连柱‘香’都不用上,转头该咋说还咋说。”
张伟豪被爷爷的比喻逗得差点笑出声。
可不是嘛,这些远房亲戚把爸爸当成了 “活财神”,只想着求 “保佑”,却忘了 “供奉” 的情分。
他低头看着脚下的积雪,突然觉得爸爸的 “心软” 里,藏着不少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