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杨斌之前也跟团队讨论过米国金融市场的 “过度衍生” 问题。?萝?拉¢暁,说` -首`发!

 没想到张伟豪一个年轻人,居然能从 “对比国内外房贷模式” 的角度,看出同样的症结。

 “您还别说,为了确认我的判断,我专门去了趟米国。”

 张伟豪继续往下说,语气里带着几分 “较真”,

 “我假装成‘潜在投资者’,去跟投行聊,还找了几个当地的房产中介打听,才发现他们为了卖房,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没收入的人能伪造收入证明,信用差的人能‘包装’征信,甚至有人一套房子拆成好几份‘次贷’卖,就为了多赚佣金。

 我当时就觉得,这市场早晚要出问题,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这番话里,有 “偶然发现” 的细节,有 “对比国内外” 的逻辑,还有 “实地调研” 的支撑,

 既避开了自己的秘密,又把 “预判次贷危机” 的过程说得合情合理。

 杨斌听得频频点头,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着,像是在消化这些信息。

 他原本以为张伟豪的成功 “靠运气多些”,现在看来,这背后是实打实的研究和观察,比很多只会 “跟风操作” 的资本玩家,要清醒得多。

 “你说得对,‘过度衍生’加‘资质放水’,这就是把市场往火坑里推。”

 杨斌终于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

 “咱们国内现在也在推资产证券化,但一直强调‘底层资产真实’‘风险可控’,就是怕走米国的老路。`j^i`n*j′i*a¢n-g/w?x-c¨.,c`o~m\

 你能从这些细节里看出问题,说明你不仅懂‘赚钱’,还懂‘避坑’, 这在年轻人里,很难得。”

 张伟豪心里悄悄松了口气 ,看来杨斌是相信了他的说法。

 他连忙顺着话茬说:“还是您看得透彻,我也就是瞎琢磨,刚好碰对了方向。”

 杨斌笑了笑,没再揪着次贷预判的细节追问,话锋却突然转向更敏感的话题:

 “那我能不能问问,你这次做空,到底挣了多少钱?”

 这话一下戳中了张伟豪的顾虑,盈利数字说少了,不符合 “东方镰刀” 的名头;

 说多了,又怕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脸上露出欲言又止的神色。

 杨斌看出了他的犹豫,没再追问,反而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白色包装的中华烟,撕开烟盒抽出一根,笑着递过来:

 “我是老烟枪了,听你说这么久,烟瘾早犯了。来一根?”

 张伟豪连忙双手接过,借着点烟的动作平复思绪,笑着应道:“谢谢,我正好也想来一根。”

 打火机的火苗 “噌” 地亮起,两人对着火,烟雾缓缓在办公室里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