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借“东风”(第3页)

 “至于贝尔斯登,” 张伟豪喝了口黄酒,继续说道,“我当时看了他们的财报,发现他们持有的‘次贷相关债券’占比超过总资产的 40%,而且大部分是‘没有抵押的垃圾债’。

 更关键的是,他们还在拆东墙补西,用新债还旧债 , 这种模式,一旦资金链断了,肯定撑不住。”

 杨斌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还拿起筷子夹了口狮子头,咀嚼着说道:“你这思路很清晰,抓的都是‘核心风险点’。

 很多机构就是因为只看‘表面盈利’,忽略了底层资产的问题,才栽了跟头。”

 他放下筷子,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你这个年纪,能有这么强的‘风险意识’,比很多在金融圈混了十几年的人还清醒。”

 张伟豪笑了笑,没再多说 ,他知道,自己说的这些 “逻辑”,都是根据自己实在实际遇到的问题的一些改变

 而且有据可查。

 黄酒的香气在包厢里弥漫,两道菜下肚,两人的话题渐渐从 “金融操作” 转到了 “国内经济”:

 杨斌聊起了国家对 “科创企业” 的扶持政策,

 张伟豪则趁机说起了自己想投资智能手机赛道、建设西部科创中心的想法,

 杨斌听得很认真,还时不时给出些 “对接地方政府资源” 的建议。

 这顿饭没有官场上的虚与委蛇,更像是 “前辈与后辈” 的交流。

 有对专业问题的探讨,有对未来布局的建议,还有几分难得的 “一见如故”。

 直到下午两点半,两人才结束午宴,准备离开菜馆。

 临走前,杨斌拍了拍张伟豪的肩膀:“你在学校想低调,我懂。

 后续对接项目的事,我会让秘书直接联系你,不会打扰到你的校园生活。”

 张伟豪心里一暖,连忙点头:“谢谢您,杨主任,想得这么周到。”

 看着考斯特缓缓驶远,张伟豪站在菜馆门口,心里满是感慨 。

 这场从 “意外召见” 到 “午宴深谈” 的互动,不仅让他拿到了高层的 “通行证”,更让他更清晰了国内经济的 “发力方向”。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借着这股 “东风”,把西省、魔都、智能手机这几条线,牢牢攥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