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改写行业格局(第2页)
那时候觉得日子过得轻松,可等到高考成绩出来,看着别人拿着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自己却只能去复读,才明白那种 “快乐” 是多么廉价的陷阱。
教育从来不是一场轻松的游戏,它需要付出汗水、需要承受压力、需要在竞争中学会成长,
所谓的 “快乐教育”,不过是用短期的轻松,透支了孩子未来的可能性。
如今再看米国的教育转向,张伟豪只觉得事出有因。+6\k.a!n?s¨h\u,._c¢o/m+
他一边盯着米国市场的投资机会,一边也在悄悄布局国内的教育相关产业。
不是跟风搞 “快乐教育”,而是要在启明星学习辞典的基础上,做真正能提升学习效率的辅助工具。
他知道,无论是国内即将到来的经济黄金期,还是米国正在走的弯路,最终的核心竞争力,
始终落在 “人” 的身上,落在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身上。
魔都的会议室里,九名穿着正装的年轻人坐得笔直,眼神里满是期待。
他们都是高世东从国内名牌大学里筛选出的佼佼者,有两三年工作经验,在各自领域小有名气。
张伟豪站在台前,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沉稳却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去了米国,你们在国内的工资照发,我额外给补助,当地公司的薪资也全归你们。
生活上不用操心,我只要求一件事 ,把那边的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学透,三年后回来,
我希望你们都能成为各岗位的‘大拿’,帮公司撑起未来的盘子。”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这样的待遇,远超行业常规。
没人知道,张伟豪为了这场 “人才储备计划”,早已算好了长远的账:
米国在电子科技、工业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是现阶段国内需要追赶的;
派这些年轻人去 “取经”,不是简单的 “学习”,而是为未来的技术突破埋下种子。
这只是第一步。
会议室之外,西部投资、西部地产、西部电子早已与国内多所高校签订了管培生协议,从应届生里选拔有潜力的年轻人,量身定制培养计划;
陈航则带着资金,在各行各业 “挖人”,从资深工程师到营销专家,只要有真本事,薪资、资源从不吝啬。
一整套 “引进来 + 送出去” 的人才体系,正在张伟豪的推动下慢慢成型。
人才铺路的同时,mini one 的进展也终于迎来了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