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极致的专注(第3页)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很多人只看到‘简约’的表面,却不懂背后要付出多少复杂的打磨。”
没人知道,为了这场会面,乔老爷子特意让妻子和孩子暂时搬去别处居住,就是想腾出
完整的时间与空间,不受打扰地和张伟豪交流。
而随着谈话深入,他越发觉得惊喜。
自己抛出的每一个设计想法,张伟豪都能精准接住,甚至提出的补充建议,都与他内心深处的构想不谋而合,
这种 “意念相通” 的默契,连他身边共事多年的老搭档都未必能做到。
窗外夜色渐深,客厅里的谈话却依旧热烈,从机身弧度的毫米级调整,到系统交互的逻辑闭环。
两个相差半个世纪的产品人,仿佛被无形的纽带连接,在对 “好产品” 的执着里,找到了跨越年龄与国界的共鸣。
时针悄悄滑向凌晨,张伟豪忍不住打了个哈欠,眼角泛起一丝倦意。
乔老爷子见状,大笑了起来:
“哈哈,我这老毛病又犯了,一聊起产品就收不住话,倒忘了你刚从华夏飞过来,肯定累了。
走,我带你去客房休息,咱们明天接着聊。”
躺在客房柔软的床上,张伟豪却没有立刻睡着,脑海里反复回放着今晚的对话。
他从前只知道苹果产品设计出众、系统流畅,直到亲耳听乔老爷子拆解设计理念 ,
对 4 英寸手感的执着、对 “简约非简单” 的坚守、对每一处细节的极致把控,才真正明白:
为何是水果,为何是乔老爷子能开创一个时代。
这份深入骨髓的专注,不是口号、是在用户未说出口的需求里,一点点打磨出来的坚持。
可思绪一转,他又忍不住生出几分怅然。
后来的苹果,终究还是偏离了老爷子的路线,走上了多产品矩阵与大屏幕的道路。
他甚至忍不住猜想:如果乔老爷子一直都在,没有那场遗憾的离别,苹果还会坚守这份
“少而精” 的设计哲学吗?还会有那些为了市场妥协的产品吗?
窗外的夜色渐淡,一丝微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
张伟豪轻轻叹了口气,将这些猜想压在心底。
或许没有答案才是常态,但至少今晚,他亲身体会到了 “极致专注” 的力量,这份感悟,远比答案本身更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