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第二个五年规划(第3页)

 目的很明确,让硬件参数不仅满足 “用户体验”,更能精准匹配未来自研系统的需求。

 就像水果的 a 系列芯片与 ios 系统的适配,只有硬件足够 “听话”,后续软件的功能创新(如多设备协同、智能语音交互)才能落地,

 避免出现 “软件想做,硬件跟不上” 的尴尬。

 三、借安卓打开品牌:积累生态 “初始用”

 在自研系统成熟前,mini 手机仍需以安卓系统为核心,全力抢占市场份额。

 一方面,靠 siri 的智能语音功能打造差异化,吸引第一批用户;

 另一方面,快速提升 “mini” 的品牌知名度, 用户是生态的 “活水”,只有积累足够多的用户,未来切换自研系统时,才有足够的基础;

 同时,庞大的用户量也能吸引开发者为 mini 手机定制 app,为后续生态迁移铺垫 “软件资源”。

 四、拓展半导体供应链:掌握生态 “主动权”

 半导体是硬件的 “心脏”,也是生态的 “命脉”。

 张伟豪计划持续加码半导体产业的供应链布局:无论是投资芯片设计公司,还是与晶圆厂建立长期合作,核心都是为了避免 “卡脖子”。

 上一世老米动辄用供应链施压的经历,让他深知 “自主可控” 的重要性。

 只有掌握了半导体供应链的主动权,后续自研系统、核心硬件的研发才能不受制于人,生态的稳定性才有保障。

 这四条规划,环环相扣:硬件是基础,系统是核心,安卓是过渡,供应链是保障。

 张伟豪很清楚,打造生态比单纯做手机、做电脑难得多,但只要跟着 “对标水果、提前卡位” 的思路走,就能在智能手机的浪潮中,走出一条属于铸梦的生态之路。

 毕竟,水果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条路的可行性,而他要做的,是比水果更快、更稳地走完它。

 即便这条路很艰难,但是只要自己迈出第一步就有了希望。

 就像先生所言,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