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我不是你的骑士(第2页)
但眼下显然不是琢磨这些的功夫,他收起手机,快步走出财政部大楼。
他一边走向停车点,一边在心里复盘:
让詹弗妮进入铸梦董事会,绝对是一步 “双赢棋”。
她在纽约政商圈子里人脉深厚,既能帮铸梦应对像盖特纳这样的官方审视,减少 “外来资本” 的猜忌;
又能凭借她对美国市场的熟稔,帮铸梦打通各个新领域的投资渠道。_s?j·k~s*a/p,p~.?c*o?m-
自己只是知道什么会火,什么重要,但是中间还是有太多细节需要有能力,有背景的人去实际操作了。
至于盖特纳那边,今天那句 “铸梦是美国企业” 的表态,应该能暂时稳住局面。
毕竟财政部现在最需要的是 “稳定资金”,只要铸梦的投资不触碰 “核心安全红线”,短期内不会有太多刻意的刁难。
但张伟豪很清楚,这种平衡太脆弱了 ,只要铸梦还在持续往科技、半导体领域深钻,只要自己还在悄悄增持英伟达、推进与德州仪器的合资,
只要当智能手机和ai爆发后,米国政府部门的关注就绝不会真正消失。
他们现在的 “宽容”,不过是因为金融危机下的现实需求,等市场缓过劲来,该来的审查只会更严。
想到这里,他的脚步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接下来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得抓牢。
首先要做的,就是催德州仪器那边尽快给答复,争取一周内敲定合资公司的框架协议,把模拟芯片的合作落到实处;
其次,让赵丽娜加大英伟达股票的增持力度,趁着股价还在低位,尽可能多吸纳流通股,争取早日拿到董事会话语权;
最关键的,还是国内人才的建设。
他已经让国内的团队联系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专项基金招揽半导体、软件研发人才,
甚至计划在米国设立 “人才中转站”,把愿意回国的华人技术专家 “接回去”。
毕竟,所有的布局最终都要靠 “人” 来落地。只有建立起自己的核心技术团队,有足够多 “能干活、会干活” 的人,再加上自己提前十几年的赛道卡位, 未来真遇到技术制裁时,才能有底气 “扛住压力”,而不是被动挨打。
车子缓缓启动,朝着詹弗妮的顶层公寓驶去。
张伟豪靠在车座上,指尖轻轻揉着眉心,脑海里反复梳理着与詹弗妮见面的细节。
这次谈话绝不能掉以轻心,既要敲定董事会席位的具体权责,摸清她加入铸梦后是否有 别的想法,还得应对她那些总带着暧昧的试探。
在纽约这个利益交织的名利场,任何一次放松警惕,都可能让之前的布局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