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从煤二代成了投资教父迷你水彩笔
第493章 上帝视角(第3页)
他很清楚,随着詹弗妮、弗朗索瓦等人进入董事会,铸梦的股权必然会被 “稀释”,但 “稀释” 不代表 “失控”。
他计划通过两种方式稳固控制权:一是通过 “代持”,将一部分股份委托给绝对信任的人
,这些代持股份的投票权完全归他所有;二是通过 “股权设计”,在公司章程里明确 “同股不同权”,
他持有的股份虽然比例可能低于 50%,但拥有超过 70% 的投票权,尤其是在核心决策(如投资方向、高管任免、重大资金使用)上,拥有 “一票否决权”。
“不管用什么办法,铸梦的方向盘必须牢牢握在我手里。” 张伟豪对着电脑里的股权结构图,语气坚定。
他见过太多因股权分散而被资本架空的案例,尤其是弗朗索瓦背后的犹太资本,最擅长利用 “股权稀释” 逐步蚕食控制权,他绝不能给对方任何可乘之机。
处理完这些事务,张伟豪终于踏上了回国的航班。
飞机起飞时,他看着下方逐渐缩小的纽约城,心里没有不舍,只有对未来的展望。
米国的布局已初步成型:与德州仪器的合资公司待确认、英伟达的股份在持续增持、铸梦的董事会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接下来,他要把重心放回国内,推进人才招聘、半导体产业链的初步布局,以及 mini 手机的市场扩张。
毕竟,国内才是他的 “根”,也是他对抗未来技术制裁的 “基本盘”。
米国的资本博弈、人脉拉扯,不过是为了给国内的发展 “铺路”,
只有在两边都站稳脚跟,才能在未来的全球科技竞争中,真正拥有话语权。
飞机穿越云层,朝着东方飞去。
张伟豪靠在座椅上,闭上眼开始规划回国后的行程:第一站先去国内总部,敲定人才基金的细则;
第二站考察手机供应链;
第三站去高校,亲自对接半导体专业的教授……
而此刻,魔都机场里陈航也坐上了飞往米国的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