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1234?(第3页)
他想起后世的场景。
无数工厂后期都会加装光伏设备,不仅能节能减排、顺应政策趋势,发的电还能补贴厂区用电,算下来是笔稳赚的账。
将国内的琐事逐一安排妥当,张伟豪又坐上了飞往米国的飞机。
自己这私人飞机看来是真买合适了。
眼下,米国那边仍是他的 “大本营”,无论是雄厚的资金储备,还是领先的核心技术,都牢牢扎根在那里。
他要趁着这几年,一步步将生产环节全部迁回国内。
等生产线在国内落地生根,即便日后遭遇国际市场的风浪,自己也能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
至于更遥远的变数,就不是他个人能左右的了,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当张伟豪带着一行人在东南亚享受假期时,周妙可的十一假期却被工作填满。
她没有丝毫松懈,一边沉心梳理铸梦投行的内部工作流程、权限机制与风控体系,
一边持续关注着拉升三星股价的核心任务,甚至为了摸清欧洲市场的根基,专程飞了一趟伦敦。
进驻铸梦欧洲总部fLeet pLACe大楼的第一天,周妙可就窥见了张伟豪在次贷危机期间的惊人布局。
通过和德意志银行就特普大厦的不良资产处置合作,张伟豪让铸梦拿到了欧洲的金融牌照。
次贷危机爆发前,欧洲不少银行盲目跟风重仓美国次贷产品,危机来袭时资产大幅缩水,濒临破产的不在少数。
而张伟豪恰恰抓住了这个窗口期,以极低的成本出手,不仅收购了三家欧洲私人银行的部分股权,将铸梦的金融触手深入欧洲腹地;
更趁机拿下了一批优质实体企业的股份,涵盖高端制造、能源等关键领域。
“伟豪的眼光为什么总是这么长远,有准确啊。”周妙可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伦敦金融城的车水马龙,由衷感慨。
眼前这栋气派的fLeet pLACe大楼,便是当年收购案的“附赠品”。
某私人银行无力偿还债务,最终以大楼产权抵偿,成了铸梦在欧洲的坚实据点。
理清这些背景,周妙可对拉升三星股价的计划更有底气。
她立刻召集团队开会,指着屏幕上的股权结构图谱:“按原计划增持三星gdr,同时联动我们控股的欧洲媒体,适度释放利好消息,节奏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