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意外出现

 几天后,于海棠和黑子那边几乎同时有了回音。秒璋結晓税蛧 芜错内容 

 于海棠利用午休时间,悄悄来到林渊的办公室。
 

 她关好门,从怀里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和兴奋:
 

 “林渊哥,我仔细核对过了,这是三车间近半年的台帐摘要。郭撇他们班组的数据确实有问题!”
 

 林渊接过纸条,上面是于海棠娟秀的字迹,清淅地列出了时间、领取量、理论消耗量、帐面损耗和实际库存的对比。
 

 在几个特定的时间点,帐面损耗量明显异常偏高,而且恰好都发生在郭撇当班或他经手领料之后。
 

 虽然单次差额不大,但累积起来相当可观,而且模式规律,绝非偶然。
 

 “你看这里,还有这里,”
 

 于海棠指着几个关键数据,
 

 “每次多出来的量,都恰好够装一个小工具包。而且,损耗理由填得都很模糊,要么是‘自然损耗’,要么是‘维修备用’,但频率太高了。”
 

 “海棠,你做得太好了!这很关键!”
 

 这些数据虽然不能作为直接证据,但构成了强有力的间接证据链,足以引起高度重视。
 

 几乎在于海棠离开后不久,林渊通过隐秘渠道收到了黑子递来的消息。
 

 这次不是简短的纸条,而是一个用牛皮纸仔细包好的小本子,里面是黑子用铅笔记录的详细情报:
 

 郭撇频繁接触对象:老王记废品站”老板,王老五。接触地点多为废品站后院及厂外“红星”小酒馆。¨x~x,s/w!k_.¨c¨o·m!
 

 接触频率:近两月内,至少每周一次,有时一周两到三次。时间多在下班后或休息日。
 

 可疑行为:观察到郭撇数次携带帆布包进入废品站,出来时包已空。王老五随后会驾驶三轮车离开,目的地不明,但方向疑似通往市郊货运集散地。
 

 王老五曾因小规模投机倒把被教育过,嗜赌,近期欠有外债,经济状况紧张。
 

 据道上载闻,王老五与天津港一带的掮客“黄三”有间接联系,“黄三”常年收售各种来路不明的工业零配件。
 

 郭撇近日行为异常警剔,与王老五接触地点更隐蔽,似有察觉。
 

 情报详细、链条清淅!
 

 郭撇通过王老五这个中间人销赃,物资很可能最终流向了天津港的“黄三”!
 

 于海棠的数据提供了“案发”证据,黑子的情报揭示了完整的“销赃”路径和关键人物。
 

 人证、物证、销赃渠道似乎都已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