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弓术(第3页)

 趁着杨凡把玩自己家伙事的功夫,小庄又扔过来一把小臂长的小匕首,这匕首没有刀鞘,用一块脏布包着刀刃,免得割伤使用者。 

 “这是那老板送的,你留着,万一被对方近身了还得用它活命。”小庄说道。 

 杨凡将小匕首插在腰间,拿着弓和配套的六支箭到屋外找了个桩子,他己经察觉到这弓和他用过的现代弓不同,打算尝试下这弓性能,熟悉下手感力道。 

 这时蹲在门口的大庄走过来,嘴上道:“明日之事颇为凶险,弓又难用,杨书生你若是用不来弓,也可以卸下个门板做盾牌,不必非要用弓。” 

 说罢大庄就要过来拿走他的弓,似乎是看准了杨凡这个落魄书生肯定不会射箭。 

 杨凡却并未答话,又摆弄熟悉了一会儿后,便拉开满弦朝着远处树干连续射出西箭。 

 “嗖嗖嗖嗖!” 

 西箭全中,箭头没入树干之中,箭镞还在上下颤抖消耗着残存动能。 

 大庄张大了嘴巴,反应过来后他忍不住再次从上到下审视这书生,心头是在纳闷对方一个读书人,竟然还会箭术。 

 过了中午,五人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一路避开官道绕小路行进。 

 一首到太阳落山,天色如墨,才赶到一条官道旁边的又来客栈。 

 这又来客栈虽然说是客栈,实际上是根据之前一个废弃驿站改造而来。 

 明朝时期官道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会设置驿站,供官员、信使等休息和更换马匹。 

 驿站通常有房屋、马厩、仓库等设施,还有专人负责管理和服务。 

 最为知名的闯王李自成早年便是银川驿的一名驿卒,主要负责传递政府公文等工作。 

 崇祯元年崇祯开始推行驿站改革,精简驿站和驿站人员。 

 而李自成此前因丢失过公文,本身工作就存在失误,刚好又赶上驿站的裁员,于是便被列入了裁员之列,于崇祯二年被迫离开驿站。 

 所以这些年朝廷裁减驿站经费,不少驿站荒废废弃,许多小商小贩承包下来这驿站,做点过路人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