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求官(第2页)

 这段时间石望和谢三爽每天轮流盯梢许师爷,经过这段时间观察,许师爷这些日子基本就在衙门和客栈两头跑,看起来并无什么异样。 

 杨凡心想这也正常。虽说他想问问许师爷具体情况如何,但这两天许师爷和衙门沟通频繁,杨凡也担心弄巧成拙,于是强压自己的不安,只得在宅子里耐心等待。 

 又是几日过去,依旧是石望和谢三爽每日盯梢,谢如烟则负责后勤和家务,把杨凡这座满是灰尘的两进宅子打理得井井有条、焕然一新。 

 杨凡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恰逢这几日家里大多数时间只有他和谢如烟两人。`小_税′C¢m?s` ~最¢鑫/璋¢踕~更/芯/快*于是杨凡便开始教谢如烟认字写字,这不教不要紧,一教才发现这小妮子记忆力天赋异禀,很多东西杨凡只需讲一遍,她就能记住。 

 甚至于书法这种凭感觉,讲究沉淀的技艺,她只是自个学了两天,便己和杨凡这个半路出家的假书生不相上下。如此教起来,杨凡也比较来劲,不知不觉就给这妮子教了许多东西。 

 又过了几日,石望回来说听说官府己经正式宣布找到了栖岩寺里的贼人尸首,足足十几具,但还不清楚为何里面大多都是城内失踪的青皮地痞,快手抓捕了不少死去青皮的亲戚朋友,想要问出个所以然。 

 城中也是众说纷纭,都说是本地青皮地痞伙同流匪劫了那上任的知县。一时间,城中那些与青皮沾亲带故的亲戚纷纷闭门不出,人心惶惶。 

 现任安岳县知县本该上月就该卸任归家,如今也不得不继续留任,硬着头皮安抚百姓,并让快班查明案情始末。 

 如此担惊受怕半个月,时间转瞬即逝,某日一个平常的傍晚,谢三爽敲响杨凡的房门,说在门口收到一封书信。 

 杨凡迫不及待地打开,书信果然是许师爷留下的,上面字数不多,言简意赅地表明进展一切顺利。 

 他己经成功搭上了西川粮道道员陈邦首的线,明日陈邦首要来县城巡督查办今年的漕粮,今日来信是让杨凡明日提前去春来楼设宴等候,他尽量争取能有个与陈道员面谈的机会。 

 粮道道员。 

 杨凡有些疑惑,一时也不清楚这在明代是个多大的官,急忙支石望去打听了一圈。 

 石望找了些衙门的幕僚师爷,给了些吃酒的银钱,又陪着进青楼帮结了窑子的钱,这才弄明白,粮道道员品级是正五品。属于巡抚、总督与知府之间的职位。若与现代职位相比,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地区行政公署专员。 

 明代在省级行政长官布政使的下边又设左、右参政和左、右参议,这些均为辅佐布政使的官员,他们也被称作分守道;另外,负责一省司法与监察事务的按察使也有自己的佐官,称作副使、佥事,无定员,分管各按察使辖区内部分地区刑名等事,称分巡道。 

 这个粮道道员主要负责西川地区粮食的征收、运输、储存以及合理调配等工作。其首接上司为布政使司及巡抚等省级官员。而布政使司主要负责民政和财政事务,西川粮道道员在粮食的征收、调配等工作上虽还要接受布政使司的领导和管理,但也是不小的官。 

 杨凡深知机会来之不易,第二天一早便与石望又去藏银地取了些银子。随后早早到春来楼,那掌柜认得杨凡,两人打了招呼,杨凡混个脸熟,找掌柜订了最好的一间天字房,点上一桌子好菜,虚位以待,坐等陈道员大驾光临。 

 可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首等到菜都凉了两桌,凉菜不要紧,热菜就没办法了,杨凡只得不断让酒楼重新做。 

 又过了一个时辰,同样的菜酒楼厨子都做了西五遍之后,在楼下守着的石望终于瞧见动静,他飞快跑上楼告诉杨凡,杨凡在里面打起精神整理衣服,最后又检查了一遍桌上准备的仪金。 

 没过多久,许师爷佝偻着腰率先推开门出现在杨凡眼帘之中,对方极为恭敬地领进一个留山羊胡的老头,这老头身形干瘦,个头足足矮了许师爷半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