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小旗

 “还请老先生教我……” 

 肖先生抚着山羊胡须,眯着眼道:“你如今一介白身,又无文武功名傍身,要突然升上那营兵将官,其中阻力重重,难度不可谓不大。!e¨z-晓?说`旺\ -免¨沸_越·独^” 

 “小子也知道难办,所以才找到肖先生这,还请肖先生指条明路……” 

 杨凡一边说着话,一边又将一锭银子不动声色地放在对方手中。肖先生眼中银光一闪,他赞许地朝杨凡点了点头,对眼前这个后生越看越顺眼。 

 “眼下获取官身倒也容易,若是要文官,可以先捐个监生,你想当武官,也可以纳级,然后先安排你当个小官,再由这小官往上察举,就看你如何决定。” 

 “小人还是想当武官。” 

 肖先生闻言撇了撇嘴,心中暗道他可是瞧见杨凡给了这么多银子,才给指的明路。现在文贵武贱,文官比武官好比云泥之别。 

 却没想到大家削尖脑袋想做的文官,这小子却挖空心思要做武官。 

 可收了银子,他自然也得办事,当即又说道:“既然执意要当那营兵的武官,也不是没有办法,刚也说了,咱家陈大人可以安排手下人替你办好纳捐,保你在本地能得一个小官,中间隔上一个月,再由咱家陈大人以察举举荐的方式,给你往上疏通,如此一来,此事便可成。” 

 猜测杨凡可能不懂,怕杨凡失仪,许师爷恰到好处地在旁边做了一些简要介绍。 

 明代的纳级从正统西年开始,其实就是买官的另一种说法,通过向国家捐款获得军职和文职。兵部会按照规定给予其相应的武官职位,并以官方公文的形式通知到纳级者。 

 但这里面的门道极多,完全摸不着门道的人贸然纳级,钱就算花了,不仅等的时间久,而且什么官、在哪当,全是未知数。 

 杨凡听得连连点头,没想到这里面的门道如此之多,他问道:“只是在下斗胆问一句,这小官是……多小?” 

 肖先生微微一笑,似乎早己料到对方会如此问。 

 他笑道:“放心,不会让你受苦,至少也是有人伺候的小官,有我们陈大人在,给你知会一声,你的上官自然也不会为难你。¨6_腰,墈¨书^旺, ¢追?罪¢芯\彰,洁_” 

 听他这么说,杨凡内心稍感宽慰。心想也是这个道理,他的目标是营兵制的守备官,是正五品官,在后世相当于是个团长,他一介白身要首接火箭提拔到五品官的确太过夸张,还是需循序渐进。 

 “可是,这营兵里面一个萝卜一个坑,要进去得费些功夫。只能先给你卫所官,你在里面混混日子,待咱家陈大人找个由头,就可以把你往上一抬,再给上边的那些大人通通气,此事也就成了。” 

 “那敢问是什么卫所官。” 

 “至少是个小旗官。” 

 杨凡来到这世界后,也补习了一下明末的卫所制,按朱元璋的初期编制,一般以5600人为一卫,1120人为一千户所,112人为一百户所,50人为一总旗,10人为一小旗。 

 只是到了现在,一个小旗究竟还有多少人,那就不清楚了。不过也正因战斗力低下,所以日常基本只是屯田戍守,所以这卫所小旗官,只要上官不刁难,就是个闲差。 

 肖先生皱眉沉吟片刻道:“但话说回来,你未入县学,毫无功名傍身,仅靠一个小旗出身没有优势。要想日后更好升官,最好再捐个功名。 

 所以对于你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先通过民壮投充获得军籍捐小旗,再以平民身份捐监生。有了文武功名我家陈大人自然也更好保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