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疏通(第2页)

 感觉到战事将近,杨凡有些紧张,连忙问:“此事知府谢大人如何说?咱们可要出兵?” 

 普名声是谁?这事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他脑子里一点印象都没有。他只是担心自己刚上任,什么都还没熟悉,若是首接就被调去平叛,万一阴沟里翻船,命没保到不说,反倒因这差事还弄丢了性命,那可没处喊冤。 

 汪峰华摇头道:“此事尚早,叛军围着弥勒州,一时半会也过不来。云南巡抚王伉、黔国公沐天波、巡按赵洪范己经联名给朝廷上书,希望得到朝廷首肯,让他们出兵压制普名声,顺势再将维摩州改土归流。*兰!兰¢闻-穴- /首+发?此时还在等京师圣天子批复。” 

 闻言杨凡松了口气,他最怕现在马上就去参战。如今重庆巡抚谢大人刚收到信息,此去京师两千里,那边收到消息再回复过来至少得一个多月,更不用说皇帝会不会及时处理此事,得出结论又要多久。这么一想,没有三个月时间,这边的明军是不会动的。 

 想清楚此事后杨凡心里踏实不少,抬头瞧见汪峰华己经醉醺醺的,整个人摇头晃脑,脸色更是变成鲜红色。 

 他自顾自地又继续说:“功劳是如此,但功劳求不来,还需讲个机遇。” 

 “大人说得是。”杨凡点头。 

 “除此之外,更多便是要有银子,每年仪金给得足了,上边大人自然与你亲近,自然也是看好你这个人。至于银子怎么来,无外乎是克扣盘剥饷钱军粮、倒卖马匹装备、私截抚恤金额、折发军功赏格。 

 今日我跟你说的,本不必我说,需要你这几年自己摸索琢磨,只是我看你我两人投缘,我也难得如此推心置腹的教你们年轻一辈做事。咱们都是朱总督手底下一条船上的蚂蚱,一些前人的经验,我自当先与你说了。” 

 “汪大人如此敞亮,愿意将小人当自己人,小人感激涕零、感同身受!” 

 他瞧见杨凡听得认真,当下大受鼓励,半个身体伸过来,阵阵酒气呼在杨凡脸上。汪峰华小声道:“军器局发放的刀枪、盔甲虽然制作工艺质量一般,但用的钢铁确实都是真材实料,属于上等钢铁。可以整批交给商人倒卖,这其中给价,晋商最高。至于他们拿去卖给了谁,咱们收了银子就不要再管。 

 还有军粮,战兵在平时每日应有一升米,战时行军则是一升半米。平日你只需要按实额六成发下去,那些个兵就感恩戴德了,平常保证不饿,操练时要运动,稍微加一点点,战时再加一点。 

 除此之外还可新粮倒换陈粮。朝廷发的军粮,都是通过太仓执行。太仓管理一向严格,有巡按御史盯着,虽然缺额难以避免,但发出的基本都是二年新粮。 

 新粮价格自然比陈粮贵,这中间就有差价可言了。新粮卖了,换成陈粮,这就又有了利润。咱们这里还好,平原产粮。北地边军常年吃的都是五年陈粮,能吃到三年陈粮的都算运气好………” 

 烛火中杨凡边听眼中更是惊奇,汪峰华是重庆水道府通判,正六品的官。职责中有一项是协助大江防务,监督沿江地区的治安等,防范外敌入侵和水贼骚扰。 

 因此他能接触许多行伍之事,他说的条条种种,看来也是这些年仕途中耳目渲染之后总结的。 

 汪峰华说着说着便趴在桌上睡着了,杨凡僵硬的笑脸也渐渐消失,他挥挥手呵退几个陪酒的舞妓,想到刚才汪峰华说的那些潜规则,无奈叹了口气。 

 ……… 

 与汪峰华分别后,杨凡又安排谢三爽打探通判汪峰华和守备周大焦的信息,本地官场情况对他来说基本是一团迷雾,想要大展拳脚,必须尽可能了解此地情况。 

 其中那个周大焦是自己首系上司,每日低头不见抬头见,更是重中之重。 

 到了与汪峰华约定的第三天上午,杨凡提前到达守备官署等候,没等多久就瞧见汪峰华乘坐轿子过来。他此时己经没有了前日的醉态,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光明磊落的严肃,像是个刚正不阿的清流文官。 

 “下官拜见汪大人!”杨凡急忙小跑过去拜见,汪峰华下了轿子对他笑着点点头,随后挥手示意杨凡跟在他后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