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初攻(第3页)
他们跟随普名声叛乱,一方面出于对土司家族的忠诚和依赖,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支持战争掠夺来提升自己在当地的地位和权益。
除了这些中流砥柱外,更多的则是普名声的常备军。
西南地区局势复杂,各土司之间经常发生争斗和冲突。普名声依靠自己阿迷州的一州之地组建了一支常备军。但毕竟只是一州之地,即便他早年帮着朝廷平定奢安之乱时积蓄不少横财,也至多勉强维持了一两千人的规模。
普名声不是傻子,叛乱伊始,他就清楚以自己弹丸之地抗衡整个明帝国,实力太过悬殊。
所以他煽动了不少当地百姓,这些人占据了大部分,几乎都是年轻民众,因生活困苦、民族原因受到普名声的煽动而加入他的军队。
这西个逃兵中就只有一人是普名声的常备军,其他都是从军不超过三个月的新兵蛋子。
从他们口中,杨凡得知此时驻扎在竹园的那支军队人数在千人左右,带兵的是普名声刚封的维摩副将,名叫洪古力。
他们这一部几日前还在罗平州围攻秦拱明,次日得到上头消息后便集结沿河北上。除了他们之外,眼下其他军队应当都还留在罗平州继续攻城。
看样子普名声不知从何处得知两江守备营这支生力军南下驰援的消息。
他不愿意放过秦拱明、撤围罗平州,故而才做出这等分兵应对之策。意图先集中兵力围攻秦拱明,至于守备营南下,能阻挡便可。
杨凡猜测,普名声甚至可能连周大焦手下有多少兵到了普安州都一清二楚,否则不会恰到好处地派一千人北上应对。
探马察觉到杨凡后,洪古力猜测杨凡人数不会太多,才想着一鼓作气,却没想到踢到了钢板。
不过现在普军仅仅南退二十里安营扎寨,显然不打算与杨凡善罢甘休,双方后续少不了继续较量。
除此之外,杨凡还得知了一个关键信息:普名声之所以盯着罗平州的秦拱明打,除了秦拱明的石柱兵威胁到他的后路之外,军中还流传一个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