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侦察(第2页)
此政策推出,免除了士兵的后顾之忧,人人振奋。
其实严格来说,朝廷对于伤亡官兵也有朝廷的抚恤银,在万历时期的辽东战事中就有规定,阵亡士兵一般给银三两。
到了现在崇祯年间,财政更加困难,何况士兵普遍军饷都发不齐,抚恤发放更几乎只存于纸面。?k¢a/n/s+h.u!w^a?.·c¢o′m?
永乐以后,重伤抚恤更是被忽视,因军费短缺,重伤士兵多被遣返原籍,仅发放三西两路费,治伤费用需自行承担。部分边军甚至出现“伤兵无药,死者相枕”的惨状。
而阵亡抚恤但就算朝廷按实发放,一人三两银子的抚恤银,再从兵部开始下拨,整个过程中层层克扣,能剩下五钱银子落到家人遗孀手上,都算是青天大老爷开恩。
对比下来杨凡虽然也是口头承诺,但这些日子他承诺的三钱银子己经是实打实发到过手上一次。不曾拖欠,更没有任何克扣,在场所有士兵打心眼里信这个千总的承诺。
军心是振奋了,只是下来后石望忧心忡忡地找到杨凡,表示如果银子照这么花,怕就算是有命回重庆,兜里也不会再剩下半个子。
石望和张攀、寇汉霄、高源不一样,他知道杨凡有多少银子。其实归根结底就只有从唐家取出来的那五千两。杨凡并非大富人家,现在一首用这银子充当军饷和犒赏,这五千两又不是无穷无尽,花完了也就完了。
杨凡虽然心疼银子,但还是坚持此事。眼下强敌在侧不可松懈,士气一旦泄了队伍就得散,一散他杨凡就得成孤家寡人,之后如果不想被周大焦一刀斩了祭旗,便只能选择跑路隐姓埋名了。
所以别管底子到底有多少,至少面上他得绷住,还得绷得大气、自信。
次日,天气阴沉。
今日普军并没有再进攻,而是偃旗息鼓地窝在竹园村里,不知在捣鼓着什么。虽然不知道对方在酝酿什么,但杨凡己在空气中嗅到一丝危机的味道。
他让石望领着几个人去打探消息,结果人还没走出去一里路就在半路被普军的斥候伏击了。当场被射死了两个人,石望命大,勉强捡回了一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