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邸报
唐文卓来了精神,上次与杨凡的合作为唐家短时间赚了不少银子。-微?趣¢小*税`徃′ ?嶵¢歆\璋-截`更*薪?筷¢虽说也因此导致这段时期唐家生意同样一落千丈,但上次大寿大惠活动也的确是实实在在出了回风头。
一首压唐家一头的吴家也只能望洋兴叹,所以这次杨凡主动找上门来,唐文卓十分好奇对方又会出什么行业搅屎棍的主意。
“杨兄但说无妨。”
杨凡拱手开口道:“唐兄不知有没有想过,唐家生意如何才能打败吴家成为重庆龙头,甚至成为西南占有率最高的家族企业?”
唐文卓不知杨凡为何这么问一个明显的问题,毫不犹豫地说道:“那自然是生意做得越来越好,客人越来越多,挤压同行,占有市场……”
“如何才能做到?”
“极难,如果没有货物本身优势,便只能随着时间不断积累老熟客,慢慢做大。”
杨凡细细思索后,抬头道:“我想做一种东西,它能让识字群体逐渐产生每天阅读习惯,在形成足量的客户群体之后,便能让一家新开店铺短暂获得大量流量和曝光度,且能主导舆论,控制信息传播。\白¨马*书!院` \免!沸_岳+黩*”
唐文卓似乎想到了什么,但还是小心翼翼确认道:“这种东西是?”
“时报,我想办一个火遍大江南北的时报,至少目标是这样的。但前前后后所需极多,所以我们还是先从重庆一城做起。”
唐文卓松了口气,他似笑非笑地看着眼前的杨凡道:“时报?杨兄说的莫不是朝廷的邸报吧。”
杨凡知道现在有邸报这种东西,但具体了解不多。
见杨凡不懂,唐文卓便将邸报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杨凡历史一般,并不知道这些个细枝末节的玩意,所以也打起十二分精神听着这来自历史长河中的竞品。
邸报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最早可追溯至西汉初期。
在明代,邸报的形成刊发主要涉及通政司和六科。通政司负责抄录奏章副本,六科检查后将可公开内容抄录转发,从而形成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