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新行(第2页)
那几个外来人互相说了几句话,随后唤过那个坊主,坊主连忙小跑着过去,点头哈腰极度谄媚,他们一边听着话一边朝工人指指点点。
说完了事,坊主便叫过大家伙聚拢起来,宣布今日每个人如果完成任务,新东家将给每人工钱都多加五成,如果能超过数量,则按超出数量占比获得额外工钱。′衫/巴·看′书¢罔. .吾?错-内?容^
这事儿一宣布,众人瞬间热血沸腾,刚才死气沉沉的态度一扫而空,全部摩拳擦掌,想要一日挣他个两日的钱。转眼间印刷坊热火朝天,每个人尽数充满干劲。
下午时分,杨凡睁开双眼起床后简单的塞了点东西吃,随后又进了书房开始自己的创作。
他计划快速打响名号,时报从明日开始刊发,每日一更 ,所以他工作量极度繁重。
其中最费事的是时闻,杨凡没有时间去调查整理,只能让亲兵去采集,全当做聊胜于无。
他的重点放在其他版面。对于其他娱乐版面的内容,如何排版、如何抢人眼球,门门道道都是讲究,不由得让人绞尽脑汁。这个时代没有人比他更有见识,所以他也只能亲力亲为。
春风吹过巴蜀之地的夜,重庆百姓一觉醒来,发现在城内繁华交汇之处,一个不起眼的有着三层阁楼的店铺己经易主。
“长江时报。”
既不是油盐、也不是粮米,更不是肉布,这店开的无声无息,没有其他店铺那般开业时的敲敲打打,也没什么优惠酬宾活动,就这么突兀的矗立在此。
门口还放着一个亮铜色的大响锣,也不知是做什么使的。但十分冷清,除了偶尔几人在门口驻足对其评头论足之外,便是毫无人迹。
刚过辰时,几家拉货的马车飞驰而至,旋即停在门口,店铺中冲出几人忙前忙后。不多时一些十多岁的男孩也聚集过来,管事的几句话后,众人呼喊一声,便犹如星散,奔走西方。
每个人怀中都抱了不少层层叠叠竹纸,分别奔向划给自己的那块区域。
住在城中的街坊平日里寻常小店见得多了,但还没见过这等报店,也不知对方是做甚买卖的,只觉得来的奇怪,人群围聚在店门口互相交头接耳,最后结论是,对方是个卖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