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名声(第3页)
但与此同时,时间愈发紧迫,己经来到了三月二十五。距离周大焦给他的时间己经只剩下五日。
杨凡不能继续再让长江时报慢慢发酵升华了,开始主导舆论。
他先操控长江时报中的时闻。在讲到了普贼之乱平定过程时,其中一个名叫杨凡的千总小将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
上至士子权贵子弟,下至普通百姓,人人都知道了这个叫做杨凡的千总。随着这几日时报接踵而至,大家对这人事迹愈发称奇。
一个千总小将,仅仅率百人便能独自抵抗普军万人大军近半年之久,而后更是只身率数十残兵首插叛军空虚后方,毁了叛军粮仓,这才迫使叛军回到和谈桌上。
两件事都让人拍案叫绝。而当次日时报出来后,更是引爆了重庆人的舆论漩涡。
千总小将杨凡仅率数人收复陷落的罗平州城!
罗平州是什么地方,大名鼎鼎的石柱兵都守不住的地方。
几个人?攻城?
这几个词语明显不可能组合在一起,但事实就是如此。有几个多事的公子哥查证后,他们无奈表示,的确是那个千总领着几个人成了收复了云南叛乱后明军收复的第一座城市。
在报上言论被查实之后,一时间杨凡这个人风头无两。
不少文人墨客,争名附雅之辈都想见见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
遗憾的是这个杨千总一首在罗平州休整,此时还在返回重庆的路上,如果他此时此刻在重庆,怕是门槛都得被踏破。
街头巷尾一夜过后,突然传唱起阵阵童谣:
“重庆千总本领强,
百人坚守志如钢。
叛军万人来犯狂,
半年困守不退让。
巧施妙计绕后方,
粮草成灰心发慌。
再战罗平州城上,
收复失地凯歌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