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内推(第2页)
而普通民众中部分人则是动了参军念头,俗话说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明朝时期当兵本就是无可奈何的选择,能做些小生意或者有个活路干的人,根本不可能去当兵。其中最为要紧的一点,便是但凡伤了、死了,自己一个家也就散了,属于高风险职业。*y_d¢d,x~s^w?./c_o?m.
但若按照杨凡给的抚恤银,就算自己死了,九两银子也够买上一两亩地耕种,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家里头的人也算有笔横财现银,至少也有了些依靠。
运气不好要是残了,每月三钱银子虽然不多,但养活一个人吃喝拉撒还算足够,若是能还能做点零工,日子也是过得去。
要知道杨凡来两江守备营之前,守备营士卒一个月也就六钱银子,还不一定月月都有。
这事了却之后,杨凡又召集内部成员开了一个短会,这个短会的主要内容便是充实守备营的战略部门。
王维章说过,一年时间他要看到守备营变成一支可战之师。因此杨凡也不可能像周大焦那般混日子,如果要打仗,一支独立军队至少两个部门是必须要有的。
那就是赞画房和军情司。
军情司是一支军队的耳目。
宏观战场上,部队是被动挨打,还是使出雷霆一击瞬定乾坤。都要看在这混乱纷杂的战场之中,自己掌握了哪些信息,而敌人又掌握了自己哪些信息。
如果没有了军情司的夜不收和斥候,轻则前后失据,重则被伏、被围、全军尽墨。
至于赞画房也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在还未破开战争迷雾,友军混杂无序、敌军游走不定之际。
作为军队的大脑,依据军情司提供的有限情报,做出尽可能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方案。
而杨凡将几人召集起来也是为了看是否有合适的内推人选,然而他还是高估了自己军队的领导班子。
自己这领导班子中,石望和自己一样是叫花子,张攀则是卫所基层军户,认识的都是与自己同类的苦命人。
只有个寇汉霄算是个没落将门子弟,往上追溯几代人也都是在行伍之中,虽然一代不如一代逐渐走下坡路,但至少都不是普通大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