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赞画(第3页)

 但几人无暇欣赏豪华装修,迅速拾级而上,见到了桌上坐着的唐文卓唐少爷。 

 两人早己非常熟悉,当下打了个招呼,杨凡便自然坐下。 

 谢如烟招呼过来一个下人,下人倒了一壶茶水后便替众人合上了门。 

 议事厅一时就只剩下杨凡、石望和谢如烟、唐文卓西人。 

 杨凡率先开口询问道:“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今日为何关门歇业如此早?” 

 这几个月来,杨凡的事情千头万绪,又要重建守备营、招兵,晚上还得策划编写每日的长江时报。 

 所以钱庄的事情基本都是让谢如烟在料理,负责人也主要是她和唐文卓。 

 唐文卓与之对视一眼,随后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气愤地拍了下桌子。 

 “川内钱庄太过分了!他们朝官府举报我们私立钱法,动摇国帑!” 

 杨凡一愣,这可是不小的罪过。 

 川内本地钱庄林立,而且几乎都有大商大官做为背景,为其撑腰。否则也无法做资金量如此大的生意。 

 两江钱庄在重庆,虽有他罩着,还有唐家面子维系。但遇到背后靠山更大的一系列钱庄,杨凡这个五品武官显然也压不住对面的小动作。 

 怕是最起码也得请王维章出马,但是王维章此刻还未正式上任,杨凡并不想以此事去扰了王大人心境。 

 之前让两江钱庄提出反付息给存银客人时,杨凡就知道自己破坏了对方的蛋糕,其他钱庄自然会反制,只是没想到第一步却是报官。 

 这一步也明显是借题发挥,借法律之名,行倾轧之实。 

 ---------- 

 注释1钱庄与权贵:山西“日升昌”前身在崇祯年间己涉足汇兑,其能在九边重镇开设分号,皆因与宣大、辽镇等将领有秘密合作。 

 日升昌为军队运送军饷,同时吸收将领私产存款,据《晋商兴衰史》记载:“边镇将领之私财,十之八九入晋商钱庄。 

 南首隶地区(今江苏、安徽)的钱庄多由科举家族控制,如昆山顾炎武家族虽以儒学闻名,但其族叔顾兰韶在崇祯年间开设“永隆钱庄”,依托顾氏在江南官场的人脉(顾炎武嗣祖父曾任南京兵部侍郎),垄断了苏州至松江的漕银兑换,还参与官府“金花银”的解运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