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试器(第2页)

 …… 

 崇祯六年,三月。 

 长江南岸,涂山脚下,两江守备营大营。 

 三眼铳、鸟铳、鲁密铳、燧发枪依次排列,在日光下闪烁着灰哑的寒光,这些几乎都是虞承文整合军器局之后新造的样铳。 

 其中只有燧发枪还在实验阶段,现在展示的只是高价买来的一杆样铳。*微`趣+晓,说? .追¨最′歆!漳~踕· 

 杨凡和虞承文并肩而立,周围围着一圈守备营核心将领。 

 石望、张攀、寇汉霄、高源、阎宗盛、周博文、盖世才,叫的上名号的都到齐了。 

 此处小校场也只有他们一众将官在列,不远处的大校场则是人声鼎沸。 

 新募士兵正在进行体能训练和队列训练,大校场内叫喊声、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 

 杨凡凝视着眼前各式火铳,朝虞承文道:“今日校场实验,这三眼铳、鸟铳、鲁密铳、燧发枪,到底如何,还是由虞大使来给诸位兄弟讲解一番吧。” 

 “卑职得令。” 

 虞承文一脸郑重,先将三眼铳拿起来,回道:“诸位,先看这三眼铳,这类火铳优点是可连续发射三发,缺点是有效射程短,八十步外弹丸流坠,无法命中。 

 有效射程仅为五十步,经过实验,这个距离能重伤无甲目标。三十步内可击穿熟铁板。不过终究射程太近,装填又太过繁琐,若是大规模装备,难堪其用。” 

 杨凡询问:“一杆造价几何?” 

 “大人所问是凡品还是良品。” 

 “自然是良品,所有武器装备都得要良品。” 

 “回大人的话,精工造三眼铳一杆,熟铁、铜件、铅弹、火药、麻绳,再加人工锻打、钻孔、研磨、调试,两者相加,一杆造价一两五钱,若是用上大人说的分工流水线,再生产较多数量的话,可以做到一杆造价一两二钱。” 

 听对方说完,杨凡并未说话。身旁的石望、张攀、寇汉霄,以及张攀都是参加过大则勒防御战的。 

 当时杨凡也给士兵装备了许多三眼铳,实战效果有,但是不佳,只能在敌人近身之前来一轮齐射,然后就只能当成近战锤子使。 

 远程武器增加近战功能,本就是远程武器发展不成熟产生的无奈之举,算不得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