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银子(第3页)

 杨凡瞧着两人这副表情,哪会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只能无奈摊手道:“这次是真的挣银子!” 

 “之前屯田利润率太低,钱庄又触及到川内钱行、公所、会馆的既得利益,才搞得如此骑虎难下,进退两难。但我己想明白了,社会太黑暗,咱不能去这些地头蛇碗里挑食吃。” 

 谢如烟犹豫了一下,问道:“那大哥你要说的是什么赚钱的点子?” 

 杨凡眨了眨眼,先是反问他们两个:“你们说,本朝开国两百多年,银子这物件,既不能当粮食吃,也不能当柴火烧,可为何如今偏偏这么缺银子?” 

 石望还在低头沉思,机灵的谢如烟率先想明白了,得出了答案:“因为银子都到了权贵富户手里头去了!” 

 “对!” 

 杨凡拍手赞许道:“正是如此。有银子的人,银子越来越多;没银子的人,越来越穷。 

 这也是每个朝代到了后期,都会渐渐形成的两极分化。皇亲国戚、官僚、大地主将白银当成财富贮藏起来,导致市场上银子的流通量锐减。 

 偏偏赋税又以白银为主,农民得低价抛售粮食换银子缴税,这就使得乡村‘有粮无银’,而城市里的白银虽多,却都被囤积起来,又导致物价飞涨。这么一来,城乡两头都缺银子,乱象自然也就生了。” 

 谢如烟和石望听得连连点头,这都是他们用眼睛看得到的实情,只是被杨凡这般首白地说出来,倒更显透彻了。 

 万历、天启年间,全球的白银大量流入国内,年均总有两百到三百万两,主要来自日本、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还有菲律宾的贸易。 

 哪怕到了崇祯时期,受日本闭关锁国、美洲白银开采受阻等影响,白银净流入显著减少,但据专家估算,每年流入的也还是有近百万两。 

 杨凡接着道:“也就是说,这大江南北的银子,其实是越来越多的,并不是越来越少。只是都被那些有钱人攥在手心里,藏在地窖里,不肯拿出来流通罢了。 

 所以咱们眼下的问题,就是怎么把他们藏在地窖里的银子,想法子挣到咱们手心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