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会晤(第3页)
“如此,便依秦将军所言。”
秦良玉颔首。
经此对答,她对杨凡印象颇佳,己视为可共议军机之人。
遂正色道:“高、张二贼新败,军心溃散,正宜乘胜追剿,以绝后患。未知杨守备于后续战事,有何方略?”
察觉秦良玉似有意令守备营继续协同作战,杨凡心虽向往,然所部伤亡惨重,实难再战。
他只得告罪:“将军明鉴,末将所部折损过半,亟需整补。待我军稍复元气,必协同将军麾下,协同进击,共剿流寇!”
秦良玉亦知守备营创痛深巨,休整势在必行。
她左首一员三十余岁将领忽而跨前一步,对杨凡拱手道:“杨守备以不足三千之众,力战数万流寇,末将深为钦服。自忖易地而处,恐无此胆魄!”
杨凡侧目望去,见此人相貌奇伟,身躯雄健如狮虎,凛凛气魄迫人眉睫,可惜独目己眇。
“敢问将军尊讳?”
“末将石砫宣慰使、指挥使、副总兵马祥麟。”
马祥麟乃马千乘与秦良玉之子,世袭石砫土司权柄。
时年三十八岁,己历援辽浑河血战。彼役中,他亲率白杆兵以钩镰枪阵大破后金铁骑,身先士卒斩将夺旗,虽一目失明犹死战不退。
明熹宗特赐「忠义可嘉」匾额,授正三品指挥使职。后天启朝复擢其为宣慰使虚衔,足见其官职兼具土司世袭与朝廷封赏双重特性。
崇祯三年,马祥麟又随秦良玉星夜驰援京师,在永定门以三角锥阵击败多尔衮部,配合孙承宗收复永平西城。
眼前的对方不管官位、品级还是威名都比杨凡高得不是一点半点,但是说话如此客气,杨凡自然不敢怠慢。
“见过指挥使,在下初入行伍几年,许多事只是仗着一股血勇,谈不上什么勇气。
真要论沙场谋略,与指挥使和秦将军相比,自是云泥之别。如若马指挥使与秦都督愿意指点末将一二,末将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