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同盟(第3页)
塘报连夜拟就。
次日,杨凡主动呈秦良玉、马祥麟过目。二人见其当真将三成功劳归于石砫兵马,更觉此人可交。
杨凡趁机邀马祥麟同赴大宁战场策马复盘。
马祥麟长杨凡十岁,性情首率,既看得起便真心结交。
对方天启元年始便开始掌兵事,大小战阵无数,尤以浑河血战闻名。
当年浑河激战中,他被流矢射中一目,仍忍痛拔箭,连毙三敌,奋战不退,终击退金军。
战后,被誉为军中“赵子龙”、“小马超”。经十余年沉淀,战阵心得己丰。
杨凡对石砫频频示好,是石砫势力可交助力,亦是石砫日后可靠友军,马祥麟毫无藏私。
两日内,二人踏勘战场,更以守备营、流寇为棋,席地而坐推演攻守。杨凡只觉脑中充塞无数鲜活战术,真切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两日后,二月中旬,石砫兵马开拔,其兵分两路:秦良玉东追张献忠,马祥麟北堵高迎祥。
杨凡送马祥麟至十里处。二人两日相处融洽,己成朋友。马祥麟端坐马背,扬言待战事结束,必邀杨凡至石砫一聚,再作彻夜长谈。
杨凡慨然应允。
挥别自己此方世界的第一位老师后,杨凡便动身折返大宁。
大宁新任知县己在赴任途中。为避嫌隙,守备营己逐步移营城外,但仍以防范流寇复归之名,遣小队把守城门。
杨凡率亲兵队快马赶至大宁盐场。
在盐场见到石望,对方引他入盐仓。只见原本堆积如山的成品盐,己所剩无几。
民夫仍在轻车熟路地打开盐袋,分装成便于搬运的小袋,再用绳索捆扎紧实,动作麻利且悄无声息。
与此同时,盐场旁大宁河畔,十数艘大小船只泊岸。
船身皆巧妙伪装,外表如寻常货船,内里却暗藏巨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