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离别(第3页)
炮兵队设炮兵队官1人,副队官1人,配20门火炮,20个炮组,每组6名炮兵兵,辅兵不计,计122人。
另有预备役200人;散兵司下辖散兵125人;军情司下辖夜不收175人;亲兵司600人。
川东游击营出征总兵力计3692人,不含后勤辎重队。
全军由重庆出发,先沿嘉陵江水路至合州,转渠江逆流而上抵渠县,再弃舟登岸,走陆路经达州、宣汉,沿荔枝道支线北上。
行军途中得知,石砫宣慰使秦良玉其子马祥麟,正率千余白杆兵驻守太平县一线,负责巩固川北防线,防范陕南流寇入川。
闻此讯息,杨凡当即决定率军顺道途经太平县,再折向北上兴安州。
此举既为与石砫势力再次会晤熟络,亦为更好地补充行军给养,毕竟有熟人在当地。
夔州府乃川东门户,太平县则为夔州北部屏障,两地互为犄角,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秦良玉在二月与杨凡一同解了太平县之围、并于大宁击溃流寇后,便派马祥麟领上千白杆兵驻守太平县,以防闯贼等陕南流寇自川北入川。
而秦良玉本人作为川东明军主力,在猛追张献忠至湖广后才返归,此时坐镇夔门,亲率大部白杆兵驻防,以防东面的张献忠、罗汝才复犯。
----------
注释1:
明末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强调:“太平县控扼汉沔,屏蔽巴渝,为蜀北之锁钥。”
据《石砫厅志》中记载:“崇祯七年,良玉督师夔州,子祥麟守太平,互为犄角。”此外,崇祯七年西月,时任西川巡抚奏疏提到:“太平县守将马祥麟报称,西月间贼寇屡犯境,己严兵以待。”《明季北略》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