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结义(第3页)
杨凡审时度势,决定在太平县暂作休整。
该县今年初曾遭流寇攻袭,幸赖石砫兵马解围,如今尚处于半军管状态。
杨凡向陈奇瑜发出塘报,禀明太平县遇贼犯境,川东游击营驰援协防,为防贼寇复窜,暂驻此地整备。
塘报发出后,结义兄长马祥麟立即着手安排,为川东游击营补充了充足的粮秣辎重,并妥善安排照料了这支长途跋涉七百里后出现的非战斗减员。
休整期间,马祥麟几乎每日都与杨凡形影不离。
他将自己十余年沙场搏命换来的行军布阵、临敌机变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此时的杨凡,己历经云南平叛与大宁血战的淬炼,又日夜苦读兵书,己非昔日吴下阿蒙。经马祥麟这位实战大家的悉心点拨,他自觉对沙场征伐之道领悟更深,运用兵略更加得心应手。
与此同时,陕西前线各部明军的塘报如雪片般不断传回。
综合情报分析,流寇主力仍在兴安州(今陕西安康)周边区域流动作战。总督陈奇瑜亲率督标营,正从旬阳方向南下追击,其战术意图在于扼守交通要道,将流寇主力逐步压缩至汉水以南的崎岖山区。
五月,卢象升调任郧阳抚治。
卢象升甫一上任,便敏锐捕捉到闯贼高迎祥部正试图经石泉县境南下入川的动向。他立即与总督陈奇瑜会商,力陈应将原定“驱赶分割”策略改为“就地围歼”。
五省总督陈奇瑜深以为然,采纳其议,调整部署,由卢象升负责西南方向堵截,自己则率主力追击。
最新塘报显示,闯贼主力正往石泉县方向聚集,依托山地险隘,似有试图经子午道北攻关中之势。
军情如火,陈奇瑜严令杨凡即刻拔营离开太平县,火速率军奔赴石泉,协助郧阳抚治卢象升完成对闯贼的合围堵截。
---------------
注释1:
据《明史·卢象升传》记载:“崇祯七年,贼入郧阳,巡抚蒋允仪失事被逮,擢象升右佥都御史,代抚其地。”
《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七(崇祯七年五月)明确记载:“擢大名兵备副使卢象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抚治郧阳等处地方,代蒋允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