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石泉坝
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将地貌切割得支离破碎。此地以山地、丘陵为主,间有狭小河谷平地,整体呈现“两山夹一川”的险峻格局,是秦巴山地向汉江谷地过渡的典型区域。
其特点便是山高、谷深、川狭、坡陡,山地占比逾八成,可供耕作的河谷平地不足一成。山势陡峭如削,沟壑纵横交错,裸露的岩石多为坚硬的花岗岩与片麻岩,陡峭的坡面上覆盖着茂密的落叶阔叶林与丛生灌莽,森林覆盖率极高。
石泉坝,便位于这险峻山峦夹峙下的汉江谷地中段。
汉江河道在此处宽窄交替,水流在开阔处放缓,泥沙淤积,形成了石泉坝这处难得的冲积小平原。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是石泉县内主要的农耕区与人口聚居地。
此刻,流寇连绵的营盘就扎在汉江南岸。
江边有一处名为新渔坝的地方,如同一条天然的分割线,将庞大的流寇营盘在汉江南岸又硬生生劈成了东西两大块。
闯王高迎祥部人马最多,独自占据了新渔坝西侧的大片区域。
东侧则聚集着“老回回”马守应、“过天星”惠登相、“满天星”高汝砺等部。他们追随闯王西来,同样是为了冲破官军的铁桶合围。~零`点`看_书! _醉.薪`蟑-节/埂\新-哙~
然而,即便是石泉坝这块难得的平地,对于数万之众的闯营来说,也显得捉襟见肘。
因此,东西两处营帐区域都不可避免地沿着南坡蔓延,一首扎进了南边幽深的山谷密林之中。远远望去,流寇的营帐如同被随意丢弃在坡地上的破麻袋,星星点点,杂乱无章地铺满了整片山坡。
刚从新渔坝回来的陈家壮,揣着空瘪的肚子,步履蹒跚。
新渔坝本是有鱼的,可哪里经得十万张嘴日夜捕捞?昨天他还侥幸钓到一条鲤鱼,打了一回牙祭。今日便彻底空手而归了,岸边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肩膀挨着肩膀,再多鱼也早被抓尽了。
他回到属于他和另外几个厮养栖身的破帐篷,老拐子正佝偻着身子在地上劈柴。他手边堆着不少还带着青皮的鲜木头,显然都是从南边山谷里新砍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