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夜营(第3页)
浓雾是冰冷的,沉甸甸地压在石泉坝营地的上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名状的恶臭。
这恶臭是数万人聚居、排泄物堆积、垃圾腐烂混合成的营盘糜烂气息,又隐约掺杂着昨夜篝火燃尽后残留的焦糊味。
深秋的寒气像细密冰针,轻易穿透了陈家壮身上那件千疮百孔的破单衣,然后往骨头缝里钻。
帐篷里那块相对厚实些的布铺是许主家的,他们这种厮养只能蜷缩在冰冷刺骨的草堆深处,紧挨着老拐子那具枯瘦如柴、几乎感觉不到热乎气儿的身体睡觉。
老拐子微微起伏的胸膛发出粗重浑浊的鼾声,其间夹杂着黏腻的痰音,在这死寂的营地里显得格外刺耳。
昏沉中,陈家壮无意识地咂了咂嘴。
梦里那点热腾腾虚软香甜的麦饼滋味,似乎还粘在舌尖上,驱散了现实的苦寒。
就在这时,他听见大地深处猛地传来一阵沉闷的颤抖。
起初极其微弱,像是极远的地底有闷雷滚过。
迷糊中,陈家壮在草堆里不安地扭动了一下,眼皮重如千钧。但那震动却在持续,并且越来越清晰,身下的草茎随之簌簌跳动。
“地……地龙翻身?”
老拐子第一个惊醒,嘴里含糊不清地嘟囔着。
陈家壮也彻底惊醒了,猛地抬起头,侧耳屏息。
“嗡……”
那声音由远及近,由弱转强,不再是微弱的震动,而是无数撞击汇聚成的连绵不断的低沉轰鸣!
不是地龙!是骑兵!
是高速冲锋的骑军洪流,正由远及近,踏得大地轰鸣!
睡意瞬间被最原始的惊恐撕得粉碎!
“官军!!!”
“是官军袭营!!!”
-------------
注释1:
据《明季北略》记载,崇祯七年(1634年)起义军南渡黄河后,“管队”作为基本作战单元频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