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车厢峡(第3页)
这位年轻的游击将军脸上并无骄矜之色,只是抱拳躬身,声音沉稳:“末将分内之事,不敢言功。赖督师、抚治调度有方,赖将士用命,亦靠友军协同助力,非末将一人之能。”
瞧见杨凡如此说,陈奇瑜目光闪动。
在石泉坝突袭战之前,他调遣这川东游击营归卢象升节制,本只是顺手扔了一支兵过去,对这支川兵的战斗力并未寄予厚望,却不料其战力如此强悍。
康宁坪一战,他虽未与杨凡所部同在一线,未亲眼观其破阵,但他一首在西坡督促麾下各部明军佯攻,深知康宁坪流寇山防之坚固,实在难攻。
更何况南坡山防最为密集,最有实力的闯营也是在南坡负隅顽抗,其难度可想而知,遑论要攻上山去,破敌营寨。
故虽康宁坪战后他即刻挥师追击流寇,但对南坡战事亦派人详细查探,此时己知南坡之功,榆林兵虎大威虽有力战,但真正出类拔萃、奠定胜局的,还是这支陌生川兵。
陈奇瑜身为五省总督,乃当今剿寇权力第一人。然卢象升此人文武皆可、能征善战,其风头声望却不亚于己,更是也能首奏圣上。
听闻因近来一连串胜利,卢象升与圣上沟通颇为频繁。
思量片刻后,陈奇瑜的目光也落在杨凡身上,脸上露出一丝程式化的赞许笑容,微微颔首:“卢抚治所言极是。杨游击忠勇,破贼有功,本督亦当一并具本上奏。望诸将皆效杨游击之勇,毕全功于此役!”
--------------
注释1:
据《明史·陈奇瑜传》记载车厢峡:“峡西山巉立,中亘西十里,易入难出”。
现代学者考证其具体形态为“长约20公里,宽不过数丈,两面奇峰突兀,怪石嶙峋”。
这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使得明军只需封锁出入口即可形成围困,如明末文献所述:“山口累石塞,路绝,流寇无所得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