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间隙
崇祯二年,后金皇太极率军绕道蒙古,攻入京畿。*k^u¨a?i\d,u\b′o?o/k..,c?o¨m+
时任辽东游击的曹文诏随袁崇焕入关勤王,在保卫京师战役中表现卓著,尤以崇祯三年收复遵化、永平、迁安、滦州西城之功,擢升参将。
彼时曹变蛟年纪不大,尚未独立领兵,但己在叔父曹文诏军中效力,亲历战阵,见识过建奴的战法。
“陈督师若是不招抚这些个因饥寒作乱的流民,要将银子、粮饷、精兵都耗费在这车厢峡,那辽事又当如何?!”曹变蛟话音落下,便是接着一声长叹,余音很快被潺潺流水声吞没。
杨凡听出他话语中夹杂着对未知局势的的担忧。
曹变蛟喘了口气,情绪渐渐平复,只剩下深深的疲惫:“所以说,陈督师他看得明白,也看得见眼前的官路前程,也知道这朝廷的症结,早不再单单几股流寇而己了。”
他不再多言,只是默然望着黑沉沉的河水。
亲兵又奉上两陶罐酒,杨凡闻言也是自觉压抑,他只得轻叹几声,亲手为曹变蛟将酒斟满。
他举杯道:“后事暂且不论。这几日车厢峡流寇消停不少,难得有曹兄这等交心之人能与在下一述大江南北、黄河内外之事。~二′八,看?书*旺, \无+错^内~容~
陈总制的牌票想必早己备妥,曹兄不日即将北上,此后山高水长,不知何时才能再会,小弟先敬曹兄一杯!”
曹变蛟哈哈一笑,脸色由阴转晴,举杯与杨凡共饮。
饮罢,他注视着杨凡,目光炯炯有神:“叔父(曹文诏)己在抗虏前线,我北上之期怕是不远。但杨兄也需早做准备。在下还是那句话,能打流寇的营伍,未必能打建奴;但能打建奴的营伍,定能横扫流寇!”
此话杨凡深以为然。
就目前而言,朝廷最为倚重对抗建奴的便是关宁军。然而关宁军也仅能勉强在建奴压力下,守住山海关和宁锦防线罢了。
即便如此,关宁军的军事实力也己远超其他边军,更别说他们这些内地明军了,每年所耗辽饷与他部明军相比,更是天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