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三路(第2页)

 根据长城溃军回传的塘报分析,该部因携带大量劫掠的粮食、人口、财物,机动性大幅下降,且为扩大劫掠范围,己分兵为多股小部队,每股仅数百人,整体松散; 

 其在东路劫掠永平、迁安一带,位置相对独立,与其他两路军相距超过一百六十里,支援响应慢。且喜峰口为明军旧防线,有地形可依托伏击。/l!k′y^u/e·d`u¨.^c~o?m+” 

 说到此处,帐中诸将皆是精神一振。 

 东路单成一路、辅助部队、人员分散——种种迹象表明,这正是他们最好的下手目标。 

 大家交头接耳一番,最年轻的秦起明有些激动。他曾在族中多次听过马祥麟和秦良玉北上勤王,在北方与建奴大战的故事,如今自己也将亲临战场,不由激动得脸色潮红。 

 他率先询问道:“如此看来,我部进攻东路最为合适。” 

 然而话音落下,盖世才和周博文皆是面色不变,显然另有考量。盖世才扭头看向杨凡,见对方微微点头,这才说道: 

 “我军兵力有限、机动性弱,优先选择状态松散、易分割的东路,即阿巴泰率领的喜峰口一路,自然最为合适,是最符合我军作战目标的选择。” 

 闻言,诸将皆是点头,但见赞画房几人面色凝重,于是都不说话,继续等待下文。 

 盖世才停顿片刻道:“然而自一月前我军从郧阳一路往东北方向行军,此时身处的白草洼村位于京师西南八十余里。据塘报,清军阿济格中路主力此时正在京师以南肆掠。 

 我军若要强行绕过京师敌军,进击东路永平、迁安一带清军,需绕道极远,且无法避开京师、天津、东安县一带守军。特别是东安县,那里有兵部尚书张凤翼、还有宣大总督,贸然经过必然会受到兵部问询,容易被节制。” 

 此言一出,诸将尽皆沉默。 

 自离开郧阳剿寇大军北上以来,杨凡拿着卢象升给的牌票沿途索要粮草,但过了黄河后情况就急转首下。 

 北地遭受清军肆掠,粮草难得,沿途州县见有军队经过,个个如临大敌,城门紧闭。 

 并且不断派人问询杨凡所部归属以及军事目标。杨凡担心地方官层层上报京师兵部,若等兵部搞清他们这队人马,首接下派指挥调令,他就失去了战略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