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触斗(第3页)

 他随口道来,带着边军老油子对内地兵惯有的轻视。在他认知里,关宁军待遇优渥于宣府等边军,边军又远胜内地营兵。 

 即便这伙川兵有些特别,关宁军仍是顶好的去处。 

 贾疯子闻言一愣,随即像听到极好笑的事,竟“噗嗤”笑出声,连带扯动腿伤,疼得龇牙咧嘴,笑容却更盛。旁边那腹伤夜不收也忍痛笑起,何剑星同样面露古怪。 

 贾伍长止住笑,以看土包子的眼神瞅着乌墩儿,慢悠悠伸出两指:“一两银?啧啧,我看来关宁军大爷们也就这般了,我们这辎重队的兵都比这高。 

 告诉你,在咱川东参将营,杨大人手下最寻常的战兵,月饷都是二两!像咱这种把脑袋别裤腰带上玩命的夜不收……”他顿了顿,语气自豪,“月饷,三两!足色足两!从无拖欠!” 

 “三……三两?!”乌墩儿双眼瞬间瞪得溜圆,手中斧头险些落地,表情难以置信,“这……这咋可能?!你们……川军这般阔绰??” 

 他简首疑心听错,三两银!比有些地方旗队长俸禄都高!还从不拖欠?这在他所知明军体系里近乎天方夜谭! 

 瞅着乌墩儿那张写满怀疑的圆脸,贾疯子得意一哼,不再多言,转身检查俘虏去了。 

 何剑星也对乌墩儿笑笑,补充道:“月饷是三两。此次北上勤王,中军还有令,我军情局夜不收击杀一清兵斥候,赏银二两,伍内协同则均分。若你能通过中军点头入咱伍,今晚咱杀了十三个,刨去散兵伍的,你应也能分……嗯,五六两了。” 

 乌墩儿愣在原地,手提短斧,脑中反复回响那几个数字。再瞥一眼地上被干脆利落解决掉的清兵精锐,他忽然觉得,眼前这支西南远道而来的川军,似乎和他认知中的所有明军……都迥然不同。 

 在这一瞬间,他猛地醒悟,怪不得自己被救后,从钱袋抠出那几钱银子,他们都不要,原是看不上自家这点三瓜两枣。 

 他有些恍惚地摸了摸怀中钱袋,那里是他当兵数年才攒下的十一两银子。 

 ------------ 

 注释1: 

 顾诚《南明史》引用《户部题本》指出,崇祯年间辽东夜不收“月粮折银0.7两,行粮折银0.2两,但实际发放常以实物抵充,如麸皮、豆饼等,价值不足银价的三分之一”。 

 孙承宗《高阳集》中,表示其在任蓟辽督师时奏疏提到:“关宁军月饷分为三等,核心铁骑月银1.4两+2石米,普通士兵约1两,夜不收银‘无固定营伍编制’,实际发放常不足标准”。其《督师奏疏》中多次提到夜不收“行粮依任务临时支给,拖欠者十之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