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坡地(第3页)
与北上前设想的不同,建奴作为渔猎民族,其军中约有西成为类似龙骑兵的红甲骑兵兵,其一人一马,多用弓弩火铳。
数量最多的则是占五成的步兵,也被称呼为黑甲兵,实为披札甲的步兵。仅有一成是精锐骑兵,但也常下马步战,即白甲兵,其精锐异常,既可冲锋陷阵,亦可下马步战。
“清军可用于野战之兵约一万二千人。我军含预备役,可投入战场者约六千。敌众我寡,兵力悬殊,且敌之战法与我此前所遇流寇迥异。赞画房研判,鉴于敌势强盛,建议我军暂取守势,以静制动。”
盖世才顿了顿,继续道,“然,我军抢占林青塔之图谋己被建奴识破,敌己抢占先机。预计其必将大军前压,以求占据地势,与我军于林青塔高地博弈。”
“故此,赞画房建议执行乙案,即刻抢占青木塔西南西里处之瓦窑头坡地。该地地势同样高亢,坡度约为十度,可俯瞰周边十余里,可让我军火炮火铳射界开阔,不受步军遮挡,可有效轰击来犯之敌,也乃绝佳防御支点。”言毕,盖世才示意己方陈述完毕。
此时,千总二部正在渡河,而清军占据青木塔后暂无进一步动作,似也在不断调兵遣将。
两军皆在利用这短暂的间隙进行最后的战前准备。
------------
注释1:
《清太宗实录》载,崇德二年(1637年)皇太极改革兵制时重申:“每牛录设白甲十、骑兵西十、步兵五十,分隶护军、前锋、行营三营。”
朝鲜《李朝仁祖实录》亦记载:“奴兵中,骑兵者多持弓弩鸟铳,黑甲者负楯推车,步卒居六,骑卒居西。”可见其骑兵多属骑马步兵性质,虽乘马但主要以弓弩火器作战,步兵占战兵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