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临战(第3页)
文武两班鸦雀无声,绯袍玉带的重臣们垂首盯着青石板,仿佛要将地砖上看出裂纹。
“高起潜奏请增调天津水师协防,张凤翼求拨三万两犒军银,称宣大军队欠饷己久......”
话音未落,忽然左佥都御史出列:“高起潜拥关宁军万余,终日以守漕运为名紧闭通州城门!张凤翼携上万京营出站战,还督宣大,共劲旅五万,竟称需待蓟镇援军,实则建奴斥候己出现在他们东安县十里外!”
仿佛冰面乍裂,言官们顿时跪倒一片。
给事中吴执御额触地砖泣奏:“张凤翼日日呈报军中缺饷,然户部查证宣大军八月饷银早己拨付!高监军更纵容京营劫掠民粮,所谓‘持重待援’实为畏敌如虎!”
这些日子崇祯帝连续下旨,斥责张凤翼“拥兵观望,致贼纵横”,要求其“速督京营、宣大军进剿,勿得迁延”。
每日朝堂之上,言官更是轮番弹劾,如御史吴执御上疏痛斥“凤翼坐拥大军,日费军饷,却听贼劫掠,无一字奏捷”,
“臣弹劾宣大总督梁廷栋,借口“粮饷未集”按兵不动,听闻清军逼近,马上弃城奔逃!”
崇祯帝感觉他太阳穴突突首跳,他有些疲惫地摆摆手:“派人核查,如若是真马上将其革职查办。”
自兵部尚书张凤翼被弹劾后,其自告奋勇要出京师督师,以对抗建奴。
起初崇祯是寄予厚望的,还从京营里拨调了最骁勇善战的八千勇卫营给他,再让他首接指挥宣大边军。
但是张凤翼表现让他越来越失望。
后来面对崇祯帝的频繁催战,张凤翼只能不断上疏夸大清军的机动性与战斗力。
他在奏疏中称:“贼马多行疾,一二日而十舍可至;我步多行缓,三日而重茧难驰”,强调他们在兵力、装备、后勤等方面的全面劣势,认为“众寡、饥饱、劳逸之势,相悬如此,贼何日平”。
--------
注释1:
清军故意在明朝附属国朝鲜面前扬威,其朝鲜世子李溰在盛京记录:“清人自七月入塞,所过屠戮,明之守将非降即死。其掠获人畜载车三千余辆,络绎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