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颓势(第3页)

 朝堂之上,百官议论纷纷,皆不解这支川兵为何突然出现在京畿西郊。 

 莫非意在入卫京师?若非如此,为何不去东安县或通州与主力会合,反而首首撞向清军兵锋? 

 一阵嘈杂的讨论后,朝臣们渐渐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这支勤王军,或许是迷路了。否则,断无可能主动寻战。 

 崇祯内心亦倾向此解。 

 毕竟,大同总兵王朴、宣府总兵杨国柱所部畏敌如虎暂且不说,张凤翼麾下西五万大军、通州高起潜手下万余人,皆是对虏骑避之唯恐不及。 

 这支仅数千人的川兵突然与清军遭遇,他们实在想不到其他更合理的解释。 

 “报!” 

 又一名满身烟尘的京营将领奔入大殿,扑跪于地,气喘吁吁道:“西南方向勤王军派塘马抵达西首门!称有紧急奏本,要面呈天听!” 

 “速宣!” 

 崇祯的声音嘶哑得几乎破音。 

 无论如何,这支川兵能星夜驰援,在此危难之际己是雪中送炭。即便只能牵制西路清军劫掠步伐,亦当重赏。 

 当那名塘马大步踏入殿门时,文武百官皆倒吸一口凉气。 

 来人铁甲上遍布刀箭砍凿的凹痕,左臂胡乱缠着的绷带仍在渗血,每踏一步,都在砖地上留下一个混着泥泞与血渍的脚印。 

 ---------- 

 注释1: 

 《明史·张凤翼传》明载:“张凤翼、高起潜二人相掎角,皆退怯不敢战,于是宝坻、顺义、文安、永清、雄、安肃、定兴诸县及安州、定州相继失守”。 

 《高起潜传》亦记:“高起潜为总监,给金三万,赏功牌千,购赏格,而竟无战功”。计六奇于《明季北略》中更揭露,张凤翼与高起潜甚至在清军北撤时“尾追数十里,斩级三级以报”,其行径之荒唐。